入药食品豆腐
豆腐,见载于《本草图经》。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种子的加工制成品。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即成豆腐浆,再点以盐卤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性味归经 甘,凉。入脾、胃、大肠三经。 功效主治 1.益气和中治脾虚腹胀满者有效。 2.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及赤眼肿痛者有效。 3.补中生津治消渴有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0-30克。 收录文献 《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并治赤眼肿痛。” 《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清热散血。” 《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且谓寒能动气。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并非里虚无热无火温补之谓也。”“解硫黄毒。” 《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临床应用 门纯德教授曾用“木耳羹”治疗一重度神经衰弱。方药组成: 豆腐一斤(黄豆豆腐带水分),黑木耳50g(最好是天然的),淡核桃仁50g(捣碎),清晨水煮后饭前吃。主治:极度神经衰弱所致的精神错乱,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脉象均是一派虚象。如王某某的妻子,25岁。于患病,语无伦次,行为反常,甚则呼号叫骂,不避羞耻。初起用过瓜蒂散等汤剂,均无明显效果。当时诊见:颜面苍白,入睡特别困难,脉搏很虚,其他方面(包括饮食)都不是旺盛的状态,表现为一派虚象。西医称之为“极度的神经衰弱”或癔病,此病就不能当做实证的癫狂症进行治疗,于是处以“木耳羹”。共服两付痊愈。(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 江苏宿迁的朱云卿大夫曾用雄黄豆腐治疗破伤风两例,病案如下: 例一:孙某某,男,17岁,于61年7月23日入院。患者于7月13日用生锈铁针刺破后,18日出现发热,开口困难,颈项发硬,继而胸部有紧迫感,饮食困难,且左眼向右下方斜视。医院就医,诊断为破伤风,治疗未见好转。入我院后,用西药及中药五虎散和一般支持疗法,病情日重;于8月4日改用雄黄15克,豆腐克中心扎孔,将雄黄研细填于孔内盖好,水煮一小时,将豆腐连汤分三次服下,连用五天,抽搐逐渐停止,口能张开,一般疗法亦即停止,于8月26日出院。 例二:朱某某,女,50岁,于61年10月3日入院。右臂被粪勺刨伤后,感右臂麻木,口张不开,颈项强直,呼吸困难,神志清晰,每10分钟抽搐一次,诊断为破伤风。患者入院后即给予1%过锰酸钾液洗涤伤口,并肌注10万单位青霉素,口服氯丙嗪50毫克和苯巴比妥0.03克,每六小时一次。同时,每日用雄黄五钱,豆腐半斤中心挖孔,将雄黄研细装入孔内煮汤,分三次服下,连服五天,口能完全张开,抽搐停止,第14天出院。 雄黄豆腐,据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但剂量须大,成人每日可服五钱(小儿酌减),如患者症状轻,剂量酌减。服后除感头晕外,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江苏中医杂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2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端午节冷知识rdquo
- 下一篇文章: 白血病的养生保健原则方法,预防避免各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