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点我??

元王振鹏龙舟图局部

01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

时下,端午节多误传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实为牵强附会之辞。

其实,端午节发端于先秦,定型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已蔚为大观。

02

端午节最有名的食品,首推粽子。

吃粽子与屈原毫无关系。

据《说文解字》记载,在屈原去世多年前,已有吃粽子之习俗。

到了晋代,粽子已正式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03

端午节,喝雄黄酒要当心。

雄黄,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砷。

雄黄酒不可以喝热的。

若加热,硫化砷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砷。

什么是三氧化砷呢,就是砒霜本霜了。

宋团扇绢画龙舟

04

赛龙舟也非屈原死后才有的活动。

屈原《离骚》有言:驾飞龙兮北征...

此飞龙即龙舟,足可为证。

如今,端午赛龙舟已风靡世界各地。

国际最大规模的龙舟赛事不在中国,而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

05

汉代,端午已有了母亲给孩子系五色彩绳的习俗。

《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日辟兵,令人不病瘟。

一则保平安健康辟邪,防止被恶鬼捉走;

二则避刀兵,防止被兵刃利器所伤。

“长丝续命”,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良好祝愿。

明佚名赛龙舟卷局部

06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系五彩绳,还有佩香囊的习俗。

香囊,又名香袋,系在身上,袖间生香,或点缀服装,或传递情思,或驱邪避疾。

如今,它成为一种唯美的浪漫的文化传承。

可是,据《岁时杂记》记载:“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没想到吧,最早佩戴香包,竟是为了吸汗,嘿!

07

端午节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习俗,凝聚了古人众多文化底蕴。

连端午节的别称就有二十多个,其文化传承便可见一斑。

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粽子节、重午节、屈原日、躲五节、诗人节…

而“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

阎立本龙舟图

08

在端午节众多别称里,最奇葩的一个为“女儿节”。

传说,与女皇帝武则天的生日有关:

有一年端午,武则天的老妈坐船游湖,不想遇到了一金龙,立时被吓晕了,之后便生下了武则天…

其实,这是古代帝王出生的一个写作标准模板。

如,汉高祖刘邦也是这么出生的。

《史记·高祖本纪》:“其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古时,帝王为鼓吹身份贵重,多不惜给其父戴“绿帽子”。

09

最恐怖的一个,当属“躲五节”。

旧俗,农历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风俗通》:“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为辟邪,古时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躲五”。

后,屈原、伍子胥、曹娥也在这天投河了,端午节便有了悲凉的意味。

于是,端午节至今仍忌讳说“快乐”,一般祝福语多用“安康”。

明佚名赛龙舟卷局部

10

为驱邪,端午节民众到郊外践蹋百草,以为禳灾或为游戏。

此俗南北朝时已流行,《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或斗草之韧性,或斗花草之名,或斗草之种类多寡等等。

清代,端午斗百草之俗仍盛行,多为女子端午之戏。

如,《红楼梦》第62回:“大家采了一些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

11

湖北秭归人过端午节,确与屈原有关。

因秭归是屈原的诞生地,一年要过三个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可见,秭归人对三闾大夫的怀念之情。

唐李昭道《龙舟竞渡图》

12

不是所有地方的端午节都是五月初五。

国内大多数地方都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但福建蕉城的六都、漳湾等地会提前一天过端午,也就是五月初四。

因为五月初五是闽王的忌日。

为了避开此节,因而提前过节。

13

端午节在海外也很流行,但韩国人并没有抢咱的端午节。

年,韩国申请的世界非遗,为“江陵端午祭”。

其申报文本第一句话,“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多年了”。

可见,韩国端午文化源于中国。

不过,其主要由民族舞蹈、祭祀和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组成;

这与中国人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惟一的相同点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顺便一说,年中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遗节日。

所以端午节还是中国的。

他们只不过申请了一个节日活动而已。

除了韩国,日本也有端午节的习俗。

年,日本政府将端午节正式定为法定节日,男孩节。

在这一天,日本有些家庭要竖鲤鱼旗,表明家里有男孩,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不过,日本的端午节为公历的5月5日。

素材来源:

1.知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么

2.简书:端午节的习俗

3.头条:端午节冷知识知多少

4.澎湃新闻:与你一起过端午,话民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