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五月五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一首童谣,传唱的是过节的欢乐时光。

在华夏文明中,不管是中秋赏月还是清明祭祀,传统节日都饱含着满满的仪式感和滚烫的民族凝聚力。端午将至,古时每逢端午人们都流行兰汤沐浴、悬艾草菖蒲、端午灸、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等习俗,以表达辟瘟除秽、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这些习俗依然被我们传承并实践着。

“端午到,百草皆是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

端午至,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民间把端午称作“卫生节”,端午节的诸多习俗都和养生保健有关。一些老中医说,端午节是一年中祛病防疫的重要起点,还流传着“端午到,百草皆是药”的说法。

佩香囊: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中药香囊防治疾病历史悠久,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它是古代呼吸道疾病重要的辅助疗法之一;以芳香化湿、散风驱寒、行气通窍的天然中药组方,主要以提高人体正气、抵御邪气的入侵为原理,达到防治之功效。

未病先防,我们根据中国工程院王琦院士、医院等防治配方,进行加减、化裁,选择了道地上品的中药材,作为香囊中的主要原料,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达到清瘟防疫,驱虫芳香的作用。

吃粽子:

粽子配石斛,安心过端午

粽子的原料糯米,味甘性平,具有温中(暖脾胃)的作用,《本草纲目》讲糯米:"暖脾胃,止虚寒泄痢。”所以脾胃虚寒的人,在端午节适当吃些粽子,对身体是很好的。但同时,由于糯米“暖脾胃”,这等于是给脾胃“加热”,脾胃没有虚寒,或者过度食用的人,反而会导致热滞中焦,会导致心烦发热、便秘等内热病症。

吃粽子时,全家人可以试试煮一壶霍山米斛水,《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霍山米斛:"清胃除虚热,生津...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帮助吞咽和消化。解黏腻的同时,还能健脾养胃。

忽冷忽热常感冒,刮风下雨难知道。

春困秋乏夏打盹,端午养生身体好。

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是冷热气候的转折点,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梅雨季节接踵而至。人体也顺应天气感应,阳气振奋并外达体表,此时,人体的状态是阳气外散,内里虚弱。一旦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就容易不顺,烦躁忧郁、心悸胸闷等问题随之而来。

因此,除了吃粽子、佩香囊这些传统活动外,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