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解密宫斗中的神秘禁药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唐·温庭筠

麝香,中国四大名香之一(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四大动物香料之首(麝香、龙涎香、灵猫香、海狸香)。

宫斗剧的热播,让麝香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皇帝后宫的阴谋家们用麝香调配的秘药和香料,让对手小产于无形,使得血淋淋的诡计也弥漫着一丝奢华的味道。

麝香的应用

东汉时,华佗将麝香等香料做成香袋,佩戴在身上据说可以治疗肺痨吐血。这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古代肺结核为什么难治?因为传统中药的药力通过肠胃吸收很难到达肺。而麝香在人体内走窜能力极强,为中药之冠,所以能带着药力到达肺部,中医的快速见效药物,大多含有麝香成分,西医也用麝香做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就是这个原因。

同理,麝香的药力也能达到子宫,让子宫剧烈收缩,如果产妇难产,用麝香有催产作用。《甄嬛传》中让女人不孕、小产的用药,一是根据古籍记载麝香“带真香过园中,瓜果皆不实,此其验也”,以麝香能影响瓜果结果,延伸到影响人类生育;再就是利用麝香在人体中的走窜能力,将其他致人小产的药力带到子宫。当然,麝香是“开”、“散”的药性,确实会对孕妇有影响,重则导致流产。妇女月经期及孕妇是禁用含麝香的药品。

天然麝香有一种难闻的恶臭,日本便称其为“四味臭”。这是因为麝香香气太过浓烈,味道穿透力极强,据说空气中百万分之一克的麝香酒可以被人类嗅觉分辨,如果将其高倍稀释,便能得到极其馥郁平和的芳香。

唐诗有云:松烟麝煤阴雨寒。说的是把麝香稀释后掺到制墨的原料里,制作“麝煤”,就是含麝香的墨,用这种墨书画,作品自带香气,堪称文人一大奢事,盛唐文脉,一时无两。

而最奢侈的,莫过于非洲摩洛哥马拉喀什的清真寺尖塔。公元年,摩洛哥的苏丹下旨建造了这座67米高的尖塔,用近千袋麝香等名贵香料做浆液,粘合建造石料,即便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尖塔依然散发着阵阵麝香。八百年的岁月也能不磨灭麝香的气息,不仅贵气逼人,更鉴证了麝香的盛名不虚。

麝香的形成

麝香是怎么形成的?麝是胆小而谨慎的动物,再加上麝香难得,古人对麝香的形成,有着丰富的论证与猜想。

汉朝时,人们根据结香的部位,认为麝香是麝的精液与尿液混凝而成。

到了南朝萧梁时代,陶弘景否定了这种说法,并提出:

雄麝的肚脐经常流血化脓,所以喜欢肚脐朝天晒太阳。而蚊、蝇、蝎子、蜈蚣昆虫,甚至于毒蛇被脓血吸引,趁麝晒太阳的时候,钻进肚脐舔舐脓血。麝感到脐部痛痒,猛地将脐囊缩进,将其全部包裹进去;时间久了,分泌出香脂凝结成香。

而根据包裹的种类不同,麝香的品质也不同:

包裹蚊蝇等普通昆虫的,品质较次,称“草头麝香”;

包裹蝎子蜈蚣等毒虫的,品质上等,称“红头麝香”;

而真正的绝品,则是包裹毒蛇的“蛇头麝香”,香气浓烈,经久不散医治毒证,效如桴鼓。

当有毒蛇吮麝肚脐,麝因为惊痛而猛地把蛇头包裹如肚脐,由于麝翻山越岭,穿荆棘,过灌木,在飞速奔跑中,蛇身终于断离蛇头,蛇头就被碾烂在麝的脐囊内,传说有些麝香中有两粒红丸,就是蛇头未被融蚀的眼睛。

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清代。光绪年间的名医曹炳章编纂中医著作时,仍引种这种说法。而实际上,麝香是雄麝自身天然分泌之物,这种说法是假的。

麝香的等级

而根据获得麝香的方式不同,又分为三等:

第一等为“生香”,又称“遗香”,完全成熟的香。麝夏季开始结香,冬天时香就满了。开春后,麝的肚脐剧痛,就自己用蹄子将麝香剔出,麝香落地处,草木皆黄。

麝习惯在统一地方剔出香,更在剔除的香上便溺,便于寻找,曾经有人在一个地方寻到一斗五升麝香,并且这种香的品质比直接从麝身上取得香品质好很多。

第二等为“脐香”,即将长成的香。是养殖或捕捉麝,从其身上挖走的结香,现在市面上的麝香,多是此类;

第三等是“心结香”,又称“血香”,未长成的香。麝被人或猛兽追逐,惊畏而摔死,心脏摔破,流出的血凝结成血块,就是血香,要时刻保持半液态,一旦凝固就不能用了。

另外还有一种麝香绝品,称为“水香”,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酉阳杂俎》记载,这种麝的香不凝结,在肚脐中都是液态,洗衣服的时候,取一滴滴到水盆中,衣服的香气经久不散。唐天宝年间,掌管山泽田猎的官员将水麝献给玄宗,玄宗将其养在内苑,每天针刺麝脐取水香,再用雄黄抹在麝脐上,针刺的创伤就遇合了。

结尾

自古相传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唯独麝香是中国本土的原产名贵香料。相对于后世的中医药用理论,给麝香这名贵香料附上了一层神秘的禁忌。而对于传统文人墨客而言,麝香只是附庸风雅的文玩雅好,虽然名贵,却不神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