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花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已经开始弥漫着淡淡粽叶和艾蒿的缕缕清香,是端午临近了。

▲LOFTER

胡竞PXMIX

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是门檐上插满的绿绿艾草,是额头上用雄黄画的「王」,是配在腰间辟邪的香囊,是江上龙舟的热闹欢腾,更是糯糯的粽子、流油的咸鸭蛋……

▲LOFTER

callmedj

有人调侃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吃还是吃。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传统节日最本质的内涵却是——庆祝团圆。

▲LOFTER

摄影师摩子

无论是春运大迁徙,中秋共赏月,还是端午享美食,这节日的背后,却是家的味道把我们紧密连在一起。

▲LOFTER

咸鸭蛋

说起端午的吃食,不得不提到作家中「吃货」——汪曾祺。一篇《端午的鸭蛋》,看得人食指大动,忍不住想尝尝那蛋黄通红冒油的高邮咸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LOFTER

小米与石石

梁实秋的笔下,端午节却该改名为「粽子节」。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

“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故园味与情,佳节倍多思。

01

除去南北皆食的粽子,端午节应景的吃食还有许多,比如绿豆糕。

无论是自家做的还是外头买的,往碟子里一放,这般清新的颜色,在入口前就清凉了这个夏天。

清代大吃货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食单》中曾这么说,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这款手工雕刻木盘,用作糕点零食盘或置物托盘,清新雅致,别有韵味。

点击下方立即拥有

02

总有些人因为生活的匆忙,无法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

日常生活中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凉,家人精心为你准备的饭菜在漫长的等待中也失去了本味。

这款一人食器是为了晚归家人能够吃上温暖的饭菜所设计的。在忙碌高压的现代生活中,解决用餐体验的同时,让你在意的人回到家也能吃到温暖的饭菜,体会家的温暖。

食器包含一碗,两盘,一汤锅,一个蜡烛加热底台组成,将食物放进食器中,点上蜡烛使美味得以保存、不失温暖,随时取出,美味即时再现,暖心、暖胃。

点击下方立即拥有

03

「中午吃什么」是办公室的千古难题。相比频频被曝出问题的外卖,自己做的便当健康可口,也能灵活掌控份量和用餐时间。

想要拥有一份像日剧日漫里的高颜值便当,光是食物好吃怎么够,便当盒也不能输~

这款Monbento日式便当盒,不但是设计界的宠儿,也是国内外社交媒体争相炫耀的网红便当盒。

这个让生活变得更美更好的按钮,确定不要握在自己手里吗?

帮你记住保鲜期的保鲜盒,简直不要太暖心~

点在看,一起来盘T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