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粽意,乐享端午长泰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端 午 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两首童谣唱响我国端午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曾经的两代人不会过端午,必将在坚守与传承中成为过去。走过多年的历史,带着厚重感与美好愿景的端午节,更需要属于民族未来的儿童的学习与传承。 这个端午,长泰三幼的孩子们沉浸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与创新中注入时代气息,在体验与交集中端午的节日文化比以往更鲜明、更深深刻印于孩子们心中,传统节日的韵味浓厚飘香,张力十足。 一、话端午,知习俗 临近端午,粽子开始出场了,孩子们间纷纷可见谈论起不常遇见的美味粽子。 话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要吃粽子? 轻松愉快的交谈之下,发现孩子们对端午有所经历有所感知,但感知与体验并不深入。 于是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查找、收集有关端午节及风俗的图片、资料,并观看动漫视频《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端午习俗》等,在听一听、说一说、聊一聊中,让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走进孩子们眼中,让零散生活经验与知识汇聚成“河”。 输入名字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输入名字 展墨:星期四。庄锐:奶奶说是初五。 诗妍:是五月初五,两个五。 输入名字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 输入名字 罗郑伊: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诗人,就是屈原。语诺:屈原跳到江里,死了。 若新:屈原是被冤枉的,他很不开心。 输入名字 为了纪念屈原,我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有什么习俗呢? 输入名字 张槿:我们要吃粽子。凯瑞:要包粽子,然后扔到江里给鱼吃,鱼才不会咬屈原。展墨:要用那个草弄雄黄酒抹在自己身上才不会有蚊子。子菡:那个是艾草,我奶奶有烧艾草,味道有点臭。家杨:吃粽子。袁鑫:挂艾草在门口。郑慧:赛龙舟,看谁第一名。 二、观察感受,畅所欲言 最近入园孩子们背的书包和提的袋子分外有生机,从袋子里探出头来的绿意飘摇的菖蒲和艾草,让特殊的节日气息在校园内慢慢渗透弥漫。 孩子带来的除了艾草、菖蒲,还有雄黄、粽叶、糯米、红豆等。于是现场感知雄黄酒、粽叶,艾草菖蒲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等的体验活动,在孩子们的热情好奇驱使下,热气勃发启航了—— ??艾草 小布:像菊花茶一样香香的。琳熙:像蚊香味。锴泉:像洗澡的味道。宏磊:跟汉堡差不多的味道。炳琦:没有味道。贤涛:很臭的味道。梓瑶:像臭豆腐。俊杰:像苦药味。文莉:茶一样的味道。佳怡:像茶味。佳盈:像抹在身上的味道。黄烨:跟妈妈用的艾灸一样。思妍:像妈妈泡脚水的味道。卓航:香花的味道。子菡:像草药的味道。郑慧:闻着像香菜的味道。 幼:那些毒虫就是怕这种味道。 ??粽叶 幼:绿色的,椭圆形。郑伊:我摇摇摇的时候听到了“zzz……”的声音。誉月:我闻着叶子觉得很香。臆朋:闻着叶子感觉有粽子的香味。展墨:用指甲轻轻抠有声音,沙沙沙的感觉。 语诺:摇起来很像扇子,有风。 ??雄黄粉 子悦:我觉得闻起来像蜡笔的味道。诗颖:我闻到了药的味道。益诚:我闻到了苦苦的味道。郑伊:我闻得有点儿想吐。 ??雄黄酒 郑伊:我觉得它很像番茄汁,还像火山爆发的那种岩浆。誉月:感觉是很苦的味道。 子菡:我只闻到酒的味道,闻不到粉的味道。 ??菖蒲、榕树叶 煜斌:摸起来很光滑。子悦:艾草和菖蒲是奶奶去摘的,我妈妈说榕树叶也要。誉月:我也有榕树叶,比艾草叶子更大。 师:榕树叶在我们家乡确实也有驱邪避毒的寓意。 小班萌宝们也好奇兴奋地闻呀、摸呀、看呀…… ——菖蒲叶子细细长长的。 ——艾草的小叶子有点像圣诞树的形状。 ——榕树的叶子是圆圆的,又有点扁。 是椭圆形的。 ——呀,原来艾草的味道这么浓。 三、分享宣讲,印记中华先贤 我是小小端午民俗宣讲员 自从上学期开展游戏课程化以来,孩子们打破班级、年段界限的共享、交流的活动越来越多,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中班的孩子们也有强烈的哥哥姐姐意识,他(她)们自发地向老师发起倡议,制作了端午节小知识宣传版块,还票选出了小班班级,走向弟弟妹妹们,分享起他们对于端午节的所知所想所行。 哥哥姐姐们好棒呀! 小班萌宝们的小眼神充满了崇拜之情,非常专注地倾听和观看。 国画:屈原 其实早在屈原出现之前,吃粽子和端午节即已存在,是屈原这个文化符号将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等已有元素聚合在一起,为农历五月初五增添了新的含义,使得同中国人民同样古老的节日,沿袭千年,久盛不衰,如闻一多所言: 唯其中国人民愿意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 也唯其远在屈原死后,中国人民还要把他的名字,嵌进一个原来与他无关的节日里,才足见人民的生活里,是如何的不能缺少他。 大班的孩子们在每一年的故事里倾听和了解,对屈原拥有了深深的喜爱与敬佩之情,他们特别想把屈原画下来,在他们的主题活动中留下身影。于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对话展开了—— 四、体验习俗,走进端午 师:你们最想在端午节做什么?若颐:要划龙舟。钰涵:吃粽子。宇贤:戴虎头鞋、虎头帽。贤涛:挂菖蒲艾草。 秒如:洒雄黄酒。 …… 体验之一:挂菖蒲艾草,洒雄黄酒粉 ??孩子们将艾草菖蒲榕树叶用红绳绑在一起,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一小束艾草,郑重地用小胶布把艾草贴墙上或门上。剩余部分插在瓶子里,放在柜子上、桌子上等等。 锴泉拿着自己的艾草种在了自然角,程浩、宇阳、佳盈、宇涵也都去种艾草,他们说想多长点艾草驱赶毒虫。 下午一起床,程浩就迫不及待要出去看,说想看看艾草有没有长高了。亦涛说,不会那么快对吧,它是慢慢长的。 ??沾雄黄酒,洒雄黄酒驱虫避毒。 孩子们开心地说是“驱蚊大作战”。 师:这些雄黄酒,还有多余的艾草、菖蒲,榕树叶,我们要怎么使用呢?郑伊:用艾草和菖蒲和榕树叶沾一点雄黄酒,洒一点在皮肤和地板上。 抹点在手臂,腿上,防止蚊虫 语诺:洒在门口。庄锐:甩甩甩,哼哈,蚊子不见了。英杰:卧室也要洒一下,睡觉就不会有蚊子。诗婷:外面也要,外面菜有虫子。臆朋:椅子下也要,才不会有蚊子。 寝室、厕所、教室的小角落都洒一洒,把蚊虫全部赶跑。楼梯、户外活动的场地、走廊也有蚊子。传达室、医务室、器械室...... ??点额“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老师和孩子们互在额头上点雄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个“王”字,寓意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师幼玩得不亦乐乎。 诗颖:老师,给我点个圆,我要像艾丽莎公主一样。罗郑伊:我要写个“王”,我帮语诺写。雷雄:帮我写个“王”,我想当大老虎。展墨:皮肤感觉凉凉的。博霖:有个味道,蚊子是不是不敢来了。 体验之二:浓情粽意 ??萌萌的纸粽 子宸:粽子是绿色的,上面有线。诗琳:粽子三角形,尖尖的。一昕:粽子里面有板栗,米,红豆。幼:我们的粽子完成了?摇一摇像乐器一样真好听。看,我们做的纸粽子漂亮吧,里面还有豆豆和糯米,每个纸粽都有超可爱的表情哟~一起来“品尝”吧! ??飘香黏土粽 在关于粽子的谈话活动中,发现小班萌宝们对各种各样的粽子特别感兴趣。钰涵:我想制作爱心型粽子。杨洋:我家里有包粽子了,里面有肉和豆豆。师:你们有帮忙吗?小朋友们会包吗?杨洋:我不会。歆懿:我不会。我会画呀!像三角形。延乐:我会画不同口味的粽子。 小班萌宝们的超轻黏土粽子制作,透露着他们对粽子的喜爱与期待。 ??包粽品粽 苡涵:有咸肉。涵睿:有花生。亦涛:有咸蛋黄。小布:里面有肉。佳盈:有红豆。以彬:有白肉。贤涛:有糯米。俊杰:有香菇。宸屹:有瘦肉。筠媛:有火腿肠。锴泉:有香菇。琳熙:有火腿肠。 紫彤:有绿豆。 最期待包粽子了,粽子是一串串的,包的馅料不一样。有肉、香菇、花生、红豆、绿豆、板栗、虾肉、干贝、蛋……太好吃啦,口水都快止不住了?? 包粽子需要—— 包粽子准备我能行 别看我们才小班,包粽子的准备工作我们也能行! 剥蛋——我们会很小心剥蛋的,不让里面的蛋白破掉。 手撕香菇——香菇太大个了怎么办?我知道!可以放在水里,泡软了,再把它撕成小块小块的,我奶奶就是这么做的。 洗粽叶——粽叶泡软了,洗干净了,才能包出好吃的、香喷喷的粽子。 包粽大体验 分享与品尝 妍书:园长老师,请你吃粽子。卓然:书记老师,粽子里有故事哦,我们把故事包进去了,你吃了就会讲关于粽子的故事。子渊:这是我们包的,有蛋,太好吃了。庄婷:老师,我们要看着你吃,然后告诉我们味道怎么样? 楷钧:我觉得吃完粽子嘴巴油油的。书瑶:吃完粽子我觉得甜甜的,QQ的,很幸福。宥希:太好吃了我吃完还想再吃。一繁:我吃到了板栗的,感觉好松松软软,好香甜呀。鸿宇:我吃到肉馅,感觉粽子软软的,很好吃,回家我还要再吃。煜森:我吃完觉得甜甜的,很开心。羽萱:我吃完感觉很开心,因为我吃到了两种馅,有肉,有鲍鱼。 瑾彬:吃到板栗,太好吃了。琳熙:我吃到了咸肉,是我喜欢的味道。程浩:又香又好吃。紫彤:我尝到了香菇,板栗也很好吃。卓航:又咸又酸。师:参加粽子分享会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小布:感觉很开心,很快乐。卓航:大家开心就好。程浩:今天吃粽子很开心,有甜的有咸的。锴泉:你(分享)给别人,别人也(分享)给你。像在超市一样吵吵闹闹,感觉很热闹。宇涵:一凡的粽子很好吃,我也要分享给大家。黄烨:很开心也很快乐,还感觉很幸福。紫彤:粽子都很好吃。文莉:蛋黄好甜又好吃。 苡涵:我心情很好。 ??“粽”享快乐 小一班的宝贝们从家里带来了粽子,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谁的粽子最好吃?大家决定来一场“粽”享快乐评比大赛,选出“粽”王。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照片来标记自己的盘子,那小秋老师和王老师没有照片怎么办?若颐:那你们可以用手机放照片。(真是好主意呀!) 参赛选手介绍自己的粽子。 品尝中.……用晨检牌来投票。贴在头上比较不影响品尝粽子。 投票结果出来啦,谁会获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一等奖“粽”王上台领奖 嘿嘿,二等奖 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小朋友 品粽合影留念 体验之三:龙舟大赛 画龙舟 我们知道,龙舟分为龙头,龙尾,龙尾插彩旗,有人在敲鼓,有人在划桨。 做龙舟 精彩龙舟赛 之一:龙舟建构滑行赛 拼龙舟 孩子们拼起龙舟来,一开始拼的只是短短的立不住的龙舟,老师提议能不能再多一条加宽变立体?他们立马做了改进。而颜色方面,也从一开始颜色混杂,到黄色或绿色等为主色。随着长长的龙舟成型,更多的小朋友蠢蠢欲动,拼完之后,他们合作“搬起”龙舟,引来小朋友的欢呼。 第一次赛龙舟后的讨论 卓航:我们的龙舟拼得很牢固。 小布:像我们拼细一点,比较不容易破掉。 卓航:要有防御系统。 一凡:花片又不像机器,还要有防御系统。给它加高就会更牢固。 宏垒:一凡犯规,拿着龙舟飞(一凡是搬起龙舟跑) 琳熙:程浩的和一凡的撞到一起了。 一凡:程浩撞我的龙舟,也犯规。 师:我觉得我们说犯规好像也有点不对呀,刚才你们有定规则么?只说了个起点和终点。 贤涛:我们要有裁判,旁边的观众帮忙看谁犯规。 程浩:犯规了怎么办? 贤涛:谁的龙舟撞到别人,谁就取消资格。谁的龙头先碰到终点线谁就赢了。 宏垒:如果自己的龙舟断了那就算输了。 程浩:我们可以用线隔路线,大家沿着自己的路线就不会撞到了。 宇涵:可以沿着我们地上贴的一排一排的线来划,各自一条路线,这样就不会撞在一起了。 卓航:不能把龙舟推出去,人没有跟上,要不然就算犯规。 师:嗯,这是你们定的规则,那等会儿你们可要遵守规则~ 改进龙舟和制定规则后的二赛龙舟 这次各组派了个代表参赛,分别是亦涛队,程浩队,一凡队,宏垒队,涵锐队。 宇涵拿棍子当起点线,负责喊开始。终点线一样用纸卷芯和花片组成。这次的比赛算是成功的,第一名宏垒,第二名程浩,第三名一凡。涵锐因为推龙舟出去犯规,取消;亦涛因为龙舟断了,也没有名次。 颁了自制奖牌,孩子们得意极了 拍完照之后,还把奖牌拿下来挂龙舟上,跟它们合照。 之二:中班划龙舟大赛 选择赛龙舟材料 孩子们讨论着怎么赛他们心心念念最爱的龙舟,最后决定到器械室寻找材料。有的小朋友找了万能工匠来拼搭龙舟,有的用竹排来当做龙舟,有的直接找现成的体育游戏材料——舞龙器具。 各自分组制作 选择材料后,小朋友开始分组动手起来制作龙舟啦! 很快地各自的龙舟制作好了。 各组龙舟齐上阵 要用哪一种龙舟进行比赛呢?大家都想要用自己的,最终大家表决:先用各自选择、制作的龙舟来比赛一下。 讨论重选龙舟 比赛结束,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1.竹排组:竹排太长了,不要连接一起,要分开,这样再加上龙头和龙尾就可以变成两艘龙舟了。 2.万能工匠组:我们组的龙舟最像了,但是就是不能移动,所以虽然有点不服气和沮丧,也只能放弃了他们制作的无法移动的龙舟。 3.“舞龙组”:我们的龙舟是最快的!但是其他组认为他们没有船桨,最不像划龙舟。不像划龙舟像什么呢?哈哈,是舞龙舟! 孩子们最后投票选用了竹排作为龙舟。 学习请教 要怎么赛龙舟才可以滑行快速呢?孩子们去请教了经常在操场玩竹排的大二班的哥哥姐姐。 孩子们先跟哥哥姐姐比赛,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输得很“惨”。 询问哥哥姐姐后,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赛龙舟要有统一的口号,可以,也可以打鼓作为口号,这样才能协调一致、一起使力。 所之后中班的小朋友决定自己再来尝试一番,自己组队来比赛。 协商讨论谁当龙头、龙尾,谁打鼓,采用什么样的口号…… 正式而热烈的开始比赛啦! 龙舟组和啦啦队组,入状况、入角色地竞争着、加油着! 看见了吗?啦啦队组里还有我们观看、助威的小班弟弟妹妹们。 他们融入地感受着大、中班哥哥、姐姐们的精彩划龙舟端午活动,鼓掌、加油之下,满是羡慕和期待长大,能多尝试的眼神。 体验之四:风俗乐体验 绘画风筝,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孩子们兴奋地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勾勒出自己心中风筝最美的模样。 清风飞载着风筝,在清澈蓝天里舞蹈, 与白云嬉戏, 孩子们在地上奔跑、舞蹈, 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祥和之地。 编五彩绳 五色丝线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习俗。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五彩线在孩子们手里舞动穿行,一条条美丽的彩绳展现在面前。孩子们为自己的巧手编织欣喜不已,系上彩绳,纷纷为好朋友送上了端午节日祝福。 做香囊 香囊又称之为香包、香袋、荷包。内里放置香料,并配以五色丝线缠绕而成。 在端午节这一天,大人为孩子佩戴香囊,以求能驱虫、避瘟、防病。 孩子们认真投入缝制着属于自己的香囊,一针一线里是对工作的投入,专注与微笑是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对美好生活愿景的向往。 五、园所活动齐分享,居家同乐两不误 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4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考前必看一遍的中药综合高频考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