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奇数相重之节

端午节,或者说五月初五,是我们民族五个奇数相重的节日之一,它们是:

一月一,元旦节

三月三,上巳节

五月五,端午节

七月七,乞巧节

九月九,重阳节

共同特点是:

一,月份和日子的序数相同。

二,都是奇数。

怎么,没有十一月十一吗?

没有。

因为序数必须在十以内。

九,就到头了。

哈哈!中国古代,可没有“双十一”。

好吧!这五个日子,又有什么讲究?

重数之谜

先看第一个特点:月份和日子的序数相同。

相同又怎么样?

那就叫重数。

重数难得,所以要重视。

另外,有节奏地相同或重复,会产生美感。

比如双声叠韵。双声就是声母相同,比如寥落liáoluò,流离liúlí。叠韵则是韵母相同,比如睥睨pìnì,呜呼wūhū。现在再看那五个日子:

一月一

三月三

五月五

七月七

九月九

是不是特有美感?

读起来都好听。

奇数之谜

再看第二个特点:都是奇数。

奇数就是阳数。

偶数则是阴数。

所以:

九月九,叫重阳。

五月五,叫端阳。

现在再看那五个日子:

一月一

三月三

五月五

七月七

九月九

五月五,是不是正好在当中?

端午节,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如果天气好,不妨去郊游。

防疫之日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

我们小时候,除了吃粽子,还要——

挂艾草。

插菖蒲。

佩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黄和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外面用五彩缤纷的丝布包起来,再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串,据说有驱虫、避瘟和防病的功能。

再就是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画“王”字。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防疫吗?

由此可见:

我们民族从来就有防疫意识,应该发扬光大。

问题是,为什么选在端午节这天?

也许因为这时暑气升腾,又湿又热,容易生病。

再就是“五”这个数字吉利。

五,是最当中的数,符合中道。

符合中道,就最合适。

所以古人喜欢五:五行,五色,五音,五味……

那么,怎么防呢?

这我可不敢乱说,请遵医嘱!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1吃粽子

端午节要吃粽子,用艾叶裹糯米,加上红枣、蜜枣包成三角状,用棉线缠好,煮熟后撒白糖食用。还有咸粽、肉粽,多式多样。而现在端午节在国外也很流行,有的国家也有端午吃粽子的活动。

2挂艾草

端午节有些地方会在门上挂艾草,通常都是干艾叶,以祛除百虫,辟邪消灾。有的会在家里放置艾草,身上也会佩戴。艾叶的艾草香清香自然,确有抑制细菌的功能,有的人泡脚也会放艾叶,一些足贴里放的也是艾叶。

3

绑五色线

五彩线由红、黄、黑(蓝)、绿、白等五个颜色编成。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带来好运。通常会绑在胳膊上、脚踝上,有的也会在大门上绑五彩线。要到六月六或者七月七再摘下来

4抹雄黄

雄黄有驱虫的功效,端午节有的地方会将雄黄粉抹在鼻孔、耳孔、肚脐,达到驱虫的目的。就像有的电视剧里,也有说到端午正阳,喝雄黄酒的习俗。

5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盛事,在我国南方地区和沿湖城市十分普遍。端午赛龙舟有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到现在,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熏艾草,挂香囊注意事项

端午节期间为了驱逐蚊蝇,避邪驱瘟,千家万户都会熏艾草、挂香囊,可对于鼻炎或敏感体质患者来说,可是灾难时刻,鼻塞、流涕、头疼的症状即刻来袭。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虽然可以抑制空气中病毒和细菌传播,且对人无害。但需要提醒有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慎熏艾叶,以免引起过敏而使病症加重。同时,要尽量远离带有挥发性香气的香囊,避免有害刺激因素对黏膜的刺激。在外出踏青时鼻炎患者也要注意避免受凉,引起病情复发。除了鼻炎患者,孕妇们不要随意佩戴香囊而陷入“美丽的错误”。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重选择,不仅在节日期间,平时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有通窍功用的药物,防止出现孕期呕吐、过敏、影响胎儿发育甚至流产等不良后果。

端午与“仲夏”

端午佳节恰逢农历五月,已进入“仲夏”之季,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袭。古话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可见人体排湿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湿邪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泉。如果在仲夏期间不明原因出现情绪低落、心悸、贪睡、胃口欠佳等症状很可能是体内湿气旺盛加上心气不足所致。在端午佳节中,可以恰好利用艾叶加入温水中泡脚,可起到理气除湿,温经通络的良好效果。此外,在享用节日美食之时,注意忌食过量生冷食品,注意健脾淡补,不妨多吃一些苦瓜、绿豆芽、红豆、薏米等具有祛湿养生功效的食物,通过简单有效的食疗方法排湿消暑,养生保健。

节气香灸必不可少

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五毒月五毒日之首,现在灸透、久灸、重灸、连灸

香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宝山店:上海市宝山区同泰北路号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68-5厦门古玩城

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南湖区梅湾街97号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武青路御龙苑5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