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来袭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8/6337978.html

古韵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荷包。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通过口鼻吸入,皮肤、经络吸收而发挥避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中药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的佩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历史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这是唐代诗人张祜《太真香囊子》中的诗句。可见香囊自古就倍受喜爱,不仅美观怡情,亦用于疾病防治。《山海经》记载:熏草、佩之可以防疠。唐代《千金要方》中称其能“避疫气”“令人不染”。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中记载了“绛囊”的疫情应急之方及用法。西汉以来多年里,我国发生过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药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由此可见中药香囊使用历史悠久。

传承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中药的香囊,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中就曾指出,可用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年1月甘肃省卫健委在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药预案中也推荐应用中药香囊。年4月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发布关于推广应用“中药香囊”作为疫情预防重要手段的倡议,提倡在疫情较轻,预防为主的情况下,推广应用中药香囊。小小中药香囊能够通调六经,使气机升降出入通畅,邪气分消走泄上中下三焦,给邪以出路,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中药香囊的推广应用,使疫情防控措施更加多元化。

应用

医院中医药研发组根据中医药理论及春季节气变化选用芳香化浊、行气通窍、祛湿解毒的中草药制成香囊,具有扶正气、辟邪气的功效。浓郁芳香气味的散发,可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小环境,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改善鼻腔和呼吸道黏膜的功能状态,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和抵御病毒细菌的能力。反射性调节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和应激功能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香囊的芳香气味也具有一定的空气消毒效果。

处方有八味中药:升麻、艾叶、佩兰、藿香、石菖蒲、苍术、柴胡、木香,随身佩戴或放置于卧室、车内,每10日更换一次,可行芳香醒脾,疏肝行气,避秽杀虫之功。

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