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下午,上完五年级前两节的课,我收拾讲桌上的东西,准备走出教室的时候,善于思考并且很可爱的小袁同学给我分享了一个他的发现,他说:“老师,你看,我们人类把树木砍伐了,做成纸,反而在纸上写着‘保护森林。人们制造了香烟,却在烟盒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我没料到他会给我说这个,觉得很有意思,对他说:“是不是很荒唐?”我当时想用,“荒诞”,考虑到他才五年级,不太能理解,换成了“荒唐”。他点头并回答说:“嗯,是啊。”我说:“其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因为还要赶着去下个班上课,所以没有跟小袁同学再聊下去,这个问题没有展开来说。周一、周二上午休息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昨天晚上和三个朋友一起吃饭,话题不由自主又到了这上面。非常健谈的刘老师说:“有人问,能不能空腹吃饭。”我们愣了一下,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之后,哈哈大笑起来——不能空腹吃饭,干脆饿死得了。接下来我们补充了几个:网上有人问异性恋正常吗;专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抗寒的蚊子;广大网友喜迎涨价;高速路口62万人违章,罚款过亿……饭桌上说过,笑过,就忘掉了,但荒诞不会消失,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回想去年疫情期间,大家居家隔离,靠着网络了解消息,没想到的是网络上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谎言是,大家纷纷奉献出自己的抗疫灵丹妙方,什么吃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新冠肺炎,抽烟喝酒、喝白醋、喝雄黄等可以预防新冠病毒,蜂毒能抑制新冠病毒,还有往鼻孔里滴油可以防止感染新冠……。还有就是阴谋论,说病毒是某国投的,为什么在武汉,因为前不久武汉举办了军运会。各种谎言满天飞,荒诞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还好有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断辟谣才得以止住。尘埃落定,一地鸡毛,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一部分大爷大妈坐公交的时候是弱势群体,需要给他们让座,而超市做活动的时候为了抢到便宜的东西,连排几个小时的队,神采奕奕;人们一边喝着保健品续命,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人们说着多锻炼,却赖在床上一动不动;人们一面咒骂着受贿行为,一面为了得到某种“照顾”行着贿;人们痛恨特权、人情掠夺资源,一旦自己享受了,就乐得其中,闭口不言……。荒诞,无处不在。现代主义的鼻祖卡夫卡有一个《审判》的小说,主人公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莫名其妙。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法院、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我们可以庆幸我们不是小说中的主人公K,然而现实远比小说复杂,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K。荒诞是什么,是神话里西西弗斯无休无止推动的巨石,是吴刚每时每刻不曾停止砍伐的桂树,是契诃夫笔下的第六病室,是贝克特笔下等待的戈多,是约瑟夫·海勒笔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阎连科笔下的日光流年……文学作品里太多荒诞的故事,生活中更多,多到让人觉得太正常不过了。比如,二十年前我们听说有官员贪腐一百万以上,就觉得震惊不已,不能想象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后来随着报道的落马官员贪腐的金额不断攀升,几千万,几个亿,到赖小民的近17个亿,我们慢慢似乎觉得不那么震惊了,见怪不怪。荒诞太多,我们变得有免疫力了,学会了和荒诞和谐共舞了。这恰恰是最为可怕的。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古代的故事: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一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故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君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君,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君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狂泉》作家阎连科:现实远比文学作品复杂、荒诞如果逆行太多,正常行驶就成了逆行。不要忘了,劣币可以驱逐良币。荒诞与复杂而多变的人性紧密相连,人性是最靠不住的,需要靠制度,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绝对不是最坏的。荒诞的现实,现实的荒诞,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面对荒诞,我们可能无法全部消灭它们,但至少可以多一份警惕,多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唯一的捷径可能是:多读书,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想要给孩子们一个怎么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怎么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头脑的清醒,提升我们的认知。.4.14乔荣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