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端午节
NO. ▼ 湘沅有幸,河畔留诗人足迹百姓追思,端午传伟人精神——屈原和端午节 文:东方熹、李显琦 《水浒传》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北京大名府的豪华场景:“盆栽绿艾,瓶插红榴……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粽子)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这就是知府过端午节的盛况。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端午节与最早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有的地方叫龙舟节。 屈原是楚王同宗的近亲,公元前年诞生于秭归。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任楚怀王三闾大夫。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施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连齐抗秦,有远见卓识;在处事方面,他正直、自信,洒脱不羁。 屈原像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一度强盛。但,他性格耿直,不与上官大夫靳尚之流合污,楚怀王的令尹子兰、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奸计让怀王疏远了屈原。 楚国投入了秦国的怀抱,怀王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两次被流放,一次在江汉流域,一次在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影响深远。 屈原《离骚》 屈原深爱百姓:当他受打击时,“长太息以掩涕兮”,但关心人民的初衷不改,所日思夜虑的是“哀民生之多艰”。 毛主席有《七绝》赞美屈原:“屈子当年赋离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说的是:当年屈原创作《离骚》,他的笔刚劲有力,批判腐朽的势力,战斗作用突出。只是“艾萧”这样的奸臣小人太多,他最后悲愤绝望投水自尽。) 《七绝·屈原》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他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以死明志,在绝望和悲愤中就于当年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以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爱国诗篇。屈原死后,百姓伤心不已,纷纷涌到江边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啃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大家争先恐后划船奔赴屈原投江之处即演变成划龙舟竞渡。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在南方流行开来,广东和洪江古商城方言一样称之“扒龙船”,端午节也因此产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洪江划龙船 我国南方各省,乃至越南、泰国和新加坡诸国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屈原有诗:“朝发枉褚兮,夕宿辰阳(今辰溪县潭湾镇之杉林、溪边)” 、“入溆浦余儃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之意)兮,迷不知吾所如……”,湘西的溆浦、沅陵、辰溪一带当年都留下了屈原的光辉足迹,广为传颂屈原的不凡事迹。“和平之城”芷江则以“沅有芷兮(澧有兰)”为荣,屈原生活过的溆水、沅江等地端午广泛流传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盐蛋,饮雄黄酒祛百病等习俗,其中溆浦粽子最有特色,而洪江古商城、沙湾、黔城、会同等地还时兴过大端午、小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各地一样。如今的粽子品种繁多: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火腿粽等。 枕头粽 笔者从南宁带特产返家,买的是长条状的“枕头粽”,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有半斤左右。也有在糯米中加枣子、糖、花生等干果制成素馅凉粽子。 喝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盛行。一般饮用的雄黄酒,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端午雄黄酒 《白蛇传》叙述了白娘子的传奇故事,有段情节就与喝雄黄酒有关——白蛇被许仙救过,它修练得道后变成女子来报恩,善良的许仙与美丽的白娘子产生了浪漫的爱情,并结为夫妻。 法海看不惯许仙与白娘子恩恩爱爱(鲁讯先生认为:他……大约是怀着嫉妒罢),挑唆许仙说白娘子是白蛇化身。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法海教的办法,逼白娘子喝雄黄酒。怀孕的白娘子推却不了,喝了雄黄酒,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当场被吓死。白娘子为了救活丈夫,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白娘子与守护灵芝的护卫拼死打斗,护卫被白娘子所感化,将灵芝赠给她。许仙被灵芝仙草救活后,知道白娘子历经千难万险,真心对己,夫妻更加恩爱。 《新白娘子传奇》 人们过端午,初衷是敬仰屈原的美德。屈原为了进步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时,诗人把坚持高洁、坚持理想看得重于生命。朝中的当权派污蔑他、打击他,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他说“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哪怕身处困境,他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仍将继续斗争、宁死不屈。屈原不图官位,不慕金钱,所要追求的是“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修:美好) 屈原用生命和热血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 袁奕贤水墨《屈子行吟图》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并非虚妄之言,而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出诗人追求理想和真理,为进步事业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古往今来,屈原不仅以卓越的艺术成就给中国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以他超凡脱俗的伟大人格彪炳千古照耀后人。千百年来,人们吟诵诗句、撰写文章,以纪念屈原大夫,现摘录两首诗歌,以志敬意和怀念—— 梅尧臣 《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贝琼 《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作者简介: 东方熹,曾为湖南省教育理论学会会员。加入过惠州陈江文联,现为怀化红色文化研究院会员,有文章在《羊城晚报》、《潇湘晨报》和《洪福洪江》、《洪江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8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酒多打呼
- 下一篇文章: 警惕常州一女子抢救无效死亡原因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