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佑发,男,汉族,云南昭通巧家人,生于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巧家县药山中学,喜爱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

端午节

端午节,在我印象中就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动词”,因为在这一天我们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去做。尽管我的家乡与好多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没有赛龙舟,也没有节目表演。可还是被看得很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之前,都要到街上买一些蔬菜水果,为过节做好准备。小时候,我们都很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正值仲夏,园子里父母栽的菖蒲和艾草都长得很好,菖蒲开出来黄色的鸢尾花,透着淡淡的幽香,艾草则发出浓烈的馨香。父亲起得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采一些菖蒲和艾草,绑成一束挂在门头上,用来辟邪驱虫,不一会儿就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草木清香的气息了。母亲忙着揉面蒸包子,用的是几天前淘洗煮熟的燕麦,晒干之后用石磨磨的燕麦面。包子馅分好几种,有剁碎的瘦肉跟韭菜,有熬化了的小碗红糖里面加上芝麻,还有剁碎的蘑菇掺杂着葱花香菜。等面和好了,我们帮着母亲包包子,那时候我们都想多吃馅,所以把皮揉得非常薄,母亲也不反对,她说大过节的,怎么做都好。用一个双层透气的大蒸锅蒸包子,锅底的水一烧开,一股熟燕麦的清香就传了出来。在我们包包子的时候,父亲把雄黄、去皮的大蒜和洗干净的菖蒲一起,泡在一个闲置的酒瓶里。

吃包子的时候必须要喝雄黄酒,母亲说喝了雄黄酒不招虫蛇,以后日子还会越过越红火。我跟弟弟每次看大人喝酒都很想喝,无奈父亲不让喝,这次趁着过端午节,我们就多喝了几口,味道并不好,辣还呛鼻,但是我们都装出很享受的样子。除了喝,我们还把雄黄酒抹在手上和额头上,感觉凉凉的还带有一股浓重的蒜味儿。

吃过早饭,母亲找出一些花布条,再从柜子里拿出一块带有香味的木头,从木头上用刀削下一些木屑,用针线缝进布条里面,把布条做成一个个的小猴子香囊,再把小猴子缝在我们贴身衣服的背面。母亲做的小猴子精致可爱,我们都很高兴,常常脱掉外衣向其他小伙伴炫耀。我们还会找一些竹壳,取完好结实的部分,折成一个个拇指大的小粽子,在小粽子的外面绑上五彩丝线,在竹壳粽子的每一个角上都织几个漂亮的中国结,完工的竹壳粽子完全没有了竹壳样,五彩斑斓的粽子挂在钥匙串上,曼妙的身姿更像是一只待飞的蝴蝶。

这一天,父母包揽了家里面的所有活计,我们不管土地上的庄稼,也不管家里的牲畜。村庄后面的山坡上有一片荒山,荒山上满是野草莓,正是成熟的时候。弟弟提着一个精致的竹篮,多年前外公编的,手提的把手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我们来到这片成熟的野草莓地,这里的野草莓是白色五叶草莓,植株低矮的藤蔓向四面八方扩张,草莓个头稍比正常草莓小,呈乳白色,带有零星的红色斑记,但是香味很浓,老远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连忙摘了几把放进嘴里,嘎吱嘎吱的嚼起来,甘甜可口,美味多汁。我们像欢快的羊羔,吃饱了就躺在白云底下睡觉,闭上眼睛,听近处的风吹过旷野,听远处的水流过峡谷。临走的时候,白色的野草莓装满了竹篮,我们把野草莓送回家,看看天色还早,又背上背篓忙着出去采草药。

据村里的老人说,端午节这天采到的草药,药效远超其他时候采到的。在村庄周围的林子里可以采到一些普通的中草药,像夏枯草、柴胡、车前草这一类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要采到一些稀有药材,像重楼、贝母、岩白菜这些,就要翻过山顶,到远处比较陡峭的悬崖边。为了安全,平常父母从来不让我们到悬崖边上玩。我跟弟弟刚开始都在村庄周围的树林里采一些常见的草药,但是这些常见的草药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一会儿就采烦了。为了满足好奇心,又有端午节为借口,想着父母不会拿我们怎么样,我们就顺着山顶往上爬,越过山顶,来到了长满各类珍稀药材的悬崖边。

悬崖由几大块巨大的岩石构成,有一些地方寸草不生,全是光秃秃的崖壁,也有一些地方不太陡峭,是水流冲刷出来的一些沟壑,几乎每一条沟壑里面都有一条源自岩石缝里的清澈小溪,小溪两旁长满了绿油油的植物,越往下溪流两侧越是宽阔平坦,生长的植被越茂盛。我们在山顶作了短暂的停留。在高处的岩石上蹲坐着几只雄鹰,它们的眼睛注视着悬崖下面的村庄,不时煽动翅膀飞起来,迎着风在云端里滑翔。

我们弯下腰,手扶着悬崖边上的灌木,顺着沟壑慢慢往下挪,当下到悬崖的正中间时,我们发现了一大块碧绿的草坪,等走进了看时,根本就不是草,而是野生的韭菜,发得郁郁葱葱。我们忙着摘韭菜,一会儿就把背篓装满了,背着一背篓韭菜,就像是背了一个绿树成荫的夏天,一兴奋就把采药的事忘干净了。

端午节这一天,是要煮猪肚子吃的,年前杀的猪,腌制熏干放了半年的猪肚,被父亲从苦竹编制的小楼上取了下来,清洗干净,切成条状,再加入一些新鲜的党参,用铝吊锅装着,挂在火塘上用柴火煮。

吃过晚饭,我们安静的围坐在火塘边,听母亲用亲切的话语给我们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故事悲壮而苍凉,就连坐在我旁边的老猫也听得入了迷,不发出一点声响。

昭通作家

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