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端午“粽”飘香,仲夏一深情!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即将迎来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切实加强假期的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过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敬请家长配合学校督促自己的孩子做好以下工作:

端午节放假时间

年6月12日(周六)至年6月14日(周一),共3天(无调休)。

假期安全提示

01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夏季是溺水伤亡事故多发季节,要特别注意加强孩子游泳(玩水)安全教育,讲清私自外出游泳的危险性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请各位家长假期严加看管好孩子。强调孩子要遵守防溺水“六不、两会”纪律要求: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1.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止、报告;

2.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家长很关键,家长监督也要做到“四知道”:1.知去向:2.知同伴;3.知归时:4.知内容。让我们一起守护安全!杜绝危险!

重要时间节点:中午12点到下午6点;请留意您的孩子!!!请务必将您的孩子留在家长视线范围内!!!

02

假期外出活动安全

外出请家长注意孩子游玩安全,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到安全无保障的危险地域。

家长对孩子外出要做到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03

雷雨天安全

雷雨天气时要教育孩子远离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拨打或接听电话,最好拔掉电话线、闭路电视线,以免引雷入室,发生危险。

04

注意交通安全

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不在马路上游玩嬉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过交叉路口等要注意过往车辆,靠右行走,骑自行车不违规带人等。不乘坐无证照、违章超载的车辆。

05

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食品卫生,教育学生不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不买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同时要教育孩子不随意外出闲游,不摘食性不明的野果,以防食物中毒。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古人一般会在端午节给孩子们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的作用,现在已经不常见啦。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包上丝布,清香四溢,挂在小朋友的衣襟上,分外玲珑可爱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祝愿大家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端午假期!

祝各位端午安康!

稿源:沂南三小少先队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