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与酒的不解之缘
文 大家酒评内容中心李旭鹏又到一年端午时,在你印象中最深的端午节日元素是什么?是粽子,是龙舟,是五色绳,还是菖蒲酒?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拥有超过二十个以上的别称,与其相关的节日习俗也多到不可思议。有人在这天祭祖,有人在这天躲午,有人在这天立蛋求福,有人在这天蘸雄黄在额头书“王”字......虽然各地的庆祝形式不尽相同,但端午饮酒却是大家都保留的庆祝形式。那么,端午节大家都喝什么酒,又有怎样的饮酒习俗呢?READING端午饮酒,选择虽多仍需节制 与平日里喝的酒不同,端午节所饮用的酒,有着极为明显的节日特色。具体而言,菖蒲酒、黄酒、五加酒、雄黄酒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几种端午节日用酒。它们的来历和饮用方式虽有所差异,但强身健体、辟邪驱虫的主要功效诉求是趋同的。 1、菖蒲酒 菖蒲酒是端午节饮用较多的一款酒,该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在宋代,菖蒲因其叶子形似宝剑被视为“辟邪之物”,故而饮用菖蒲酒的主要诉求也与辟邪有关。时至今日,菖蒲酒有没有辟邪功效不得而知,药用价值倒是确实存在。 早在先秦时期,《神农本草经》、《周礼》等古籍中,就有关于菖蒲药用价值的记载。以菖蒲浸酒,在明代最为盛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菖蒲酒色橙黄,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醇厚,药香协调,入口甜香,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相对较低的酒精度也让其受众更为广泛,老少皆宜。 2、黄酒 从发展历史上讲,拥有三千年以上发展历史的黄酒可谓酒类中的“骨灰级”存在。由于黄酒没有经过蒸馏,其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中医上,黄酒可以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在饮用方式上,黄酒既可温饮也可冰镇,饮用方式多变,口感也各有不同。传统的喝法是温着喝,烫过之后的黄酒会挥发掉一些酒里的有害物质。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整体的口感也会更好一些。 3、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据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长生这件事的热切追求。 4、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从古时候就传承下来了的习俗。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用于驱除五毒。那些不能喝酒的幼儿,也会以雄黄蘸酒在额头上写上“王”字,既希望驱除五毒,也希求接着老虎的王气镇邪。 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其有害的,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随着健康饮酒理念的普及,雄黄酒、朱砂酒这些对人体有害的酒类可能成为仪式用品,象征意义更大于饮用意义。 当然了,不论端午节饮用什么酒,酒友们都该量力而行,保持适度与健康最为重要。 端午节,对酿酒意味着什么其实,端午节不仅仅有各色名目的特色酒饮,这个时间节点对于酱香白酒的酿造来说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酱酒行业内一直流传着“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传承古训。其中端午制曲作为酱香白酒酿造的起始步骤,毫无疑问对于酱酒品质的影响举足轻重。酱香白酒为何必须在端午制曲呢?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在端午时节,用于制曲的冬小麦正好褪去了青涩的水分,用于制曲刚刚好;其次,端午时节的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加快制曲过程;第三,端午时节参与酒曲反应的曲蚊最为活跃,它们将河谷周边的花粉携带到曲药中,为曲药品质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以上三个因素,让端午成为酿造酱香白酒环节中的重要节令。曲药与母曲搅拌后,经过“踩曲”、“装仓”、“出仓”三大流程,最终形成色泽微黄的优质区块。随着全新酱酒生产周期的开始,酱香白酒开始了激发品质潜力的旅程,用一整年的时光缔造品质与口感的传奇。节日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人们寄托美好祝愿放松身心的一种途径。端午时节,在品尝各种风味不同的美酒之余,用心去感受传统习俗与酿造文化,不失为一种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享受。这个端午节,你喝的是什么酒?RECOMMEND ?最新文章?RECOMMEND?历期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9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种最美花卉图谱一份在手,保你啥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