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播州六月份,中央省市级媒体
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20/136476.html 6月全媒体刊登播州宣传信息条中央级26条省级76条市级23条省市网媒28条。 一、央级报道 ●6月3日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非遗:传承瑰宝延续文脉》,报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到地方调研时经常专门考察非遗项目,特别是对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非常关心。在播州区花茂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制陶工坊,叮嘱土陶烧制传承人,要把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陶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母先才表示:“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这几年间,村里结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陶艺特色产业,把老祖宗留下的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不断创新。去年这里接待游客量是40万人次,现在通过电商平台,花茂村的土陶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6月12日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让文物活起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区枫香镇苟坝村因地制宜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相关内容被采用。报道写到,如今的苟坝村,集红色旅游深度体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身。近5年来,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万元。 ●6月13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贵州总站央视号报道: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苟坝村,地处遵义市西部山区。六月的苟坝村,绿水青山掩映着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村内的老宅与新农村民居相依,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依托红色旅游,近五年来,苟坝村年均接待游客量超过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万。 ●6月20日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闻《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我区枫香镇花茂村相关内容及村民王治强同期声被采用。 ●6月30日 新华视点报道: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花茂村考察,在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王治强家中,总书记看院落、进房间,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王治强,听他讲述花茂村的振兴故事。现在村里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19家,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年底花茂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曾经破烂的“荒茅田”如今变成了真正的“花茂村”。 二、省级报道 ●6月4日 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报道: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6月4日报道:位于播州区的乌江寨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了十多种特色“玩法”,让游客们在景区体验传统文化,欢乐度假。 贵州遵义乌江寨景区俱乐部经理许素云表示,“在景区的不同场地,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传统习俗一些活动在这里面,像雄黄点额、彩绳祈福主要是为了让游客来到乌江寨能够更深入地,更沉浸式地能够体验或感受到我们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些魅力。” ●6月18日 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报道:走进尚嵇镇乌江村,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青山环绕,秀丽的村庄里,一栋栋古朴典雅,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映入眼帘,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生动形象的3D墙绘,犹如一幅山水相连的优美画卷。年,尚嵇镇将乌江村列为民俗村落体验区,对村寨主干道、排污沟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 目前,播州区通过积极探索,大力推进“2+3+8+N”的乡村振兴集成试点建设,通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形成人人自觉、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和文明建设,涌现出众多环境优美、邻里和谐、文明向上的新时代新农村。 ●6月14日 贵州日报报道:今年,播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劳务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培训机构+镇级劳务监测站+村级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N”的“7+N”劳务服务机制,助力群众就业。该局牵头建立创业就业劳务行业协会,吸纳会员单位33家,其中,劳务公司16家,培训机构10家,其他单位7家。并通过协会组建劳务经纪人队伍,全面开展村(社区)组劳务资源市场调查、劳务转移输出、劳务政策宣讲等,积极为辖区用工企业提供用工需求资源,也为家门口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外地用工企业的劳务信息。 ●6月17日 贵州日报报道:遵义市播州区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优势特色产业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通过培育林产品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森林全面提质增效,让林业资源真正变成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年,播州区将发展林下经济利用面积28万亩,其中包含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林产品采集等。目前,已完成林下经济利用面积25.8万亩,主要发展天麻、黄精、杜仲、茯苓种植,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6月29日 贵州日报报道: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干部教育提质增效,三合镇作出了“干部教育多元化,为学习增添新活力”,建设“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部署。该镇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教学、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夯实党建引领“主阵地”,发掘教育培训“新动力”。 三、市级报道 ●6月7日 遵义新闻联播报道:在播州区的田间地头,一台台插秧机装载着一盘盘嫩绿的秧苗在水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块块水田就换上了崭新的“绿装”。播州区今年规划种植水稻25万亩,其中机插秧计划面积5万亩。插秧机帮助农户耕田插秧,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可实现省工、省时、增产。 ●6月16日 遵义新闻联播6月15至16日,为期两天的“喜迎二十大·丹青绘家乡”——遵义市百名书画家乌江寨写生活动在乌江寨景区举行。活动特邀遵义市美协、市书协、市中国画学会、市油画学会共多位艺术家写生创作,推介、宣传、展示美丽幸福新遵义。 ●6月28日 遵义日报报道:今年以来,遵义市生态环境局播州分局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排查整治隐患、精准防控管控,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6月30日 遵义日报报道:近年来,播州区乡村振兴局以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融入”为目标,以“四强四心”为抓手,高质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0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图书馆l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