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20.html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里,白素贞由于在端午节喝下了雄黄酒,导致自己变回真身,吓死许仙的故事,想必已经家喻户晓。

同时,我国民间亦有在端午节这天,把雄黄酒涂在小孩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用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的传统。“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汪曾祺《端午节的鸭蛋》里也有这样的记载。那,端午节和雄黄酒到底有什么关系?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这得从雄黄的作用说起。

“雄黄”,又名石黄、雄精、薰黄、黄金石,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味苦、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原为道家方士所服用,为纯阳之物,可辟阴邪,后来被融入端午民俗中,用来驱阴湿虫。

据小编了解,端午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吸收了夏至节的阴阳消长的信仰(《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阴阳学说认为,至这一天,要千方百计扶助阳气之长大,扼杀阴气之萌动),东汉以后,原来夏至节气的一些官方祭祀活动被移到了五月五日,这一民间节日因此增添了许多新的民俗活动成分。

此外,由于古代人的生产生活仰赖天时,因此,气候湿热、各种瘟疫疾病容易滋生、蛇虫等害虫的活动日益频繁的阴历五月,一直被称之为“恶月”“毒月”。也因此,古人对整个五月份有一种特别的禁忌。但由于整个五月份时间跨度较大,古人便把五月的第五天作为恶月的恶日,在这一天举行采百草为药、蓄兰沐浴辟邪等一系列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毒月”服用“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的雄黄,是有驱邪解毒的明确目的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