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端午节六大习俗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0.html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广晟德祝大家端午吉祥安康,并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1、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赛龙舟2、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习俗,相传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争相划船找不到屈原,人民就做粽子这种食物投入江中喂鱼,以免鱼儿吃屈原的身体。后面就成为端午节中一项习俗。吃粽子一般以枣粽居多,就是糯米里面参大枣。枣粽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端午节粽子3、配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配香囊4、插艾叶:用以去除病魔驱瘴,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插艾叶5、栓五色丝线:端午节这天大人早早起床给孩子手脖脚脖栓五色彩线。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习俗6、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点雄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0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徽的这些特色点心,你都品尝过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