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人过端午的老传统这样才有端午的味
铜鼓人称端午节也叫五月节、端阳节。每到五月节,都会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式求吉利、辟邪毒、表祝愿。让我们一起感受铜鼓客家浓浓的端午韵味! 碱水粽和大包子端午节到了,出阁的闺女这天都要带上粽子和其他食品、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为此,端午的前几天市面上到处是水灵灵绿滴滴的棕叶。铜鼓是山区,以前都要靠步行,如果女儿嫁得远,送节要走上几天,这粽子必须能保持新鲜。因此传统的铜鼓客家粽子是天然碱水制作的咸粽子。 碱水是铜鼓人自制的,用早禾杆或者黄荆枝烧成灰,加入滚烫的开水调和,然后过滤沉淀制成天然碱水。把糯米放在黄黄的黄荆碱水中浸泡两三小时,就可以包粽子啦。这种碱水粽颜色金灿灿的,一点也不腻人,闻起来非常清香,保存时间也更长。 五月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容易产生中暑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吃了用黄荆制成的碱水粽子,可以防止这类疾病。 其实端午节吃包子、送包子也是铜鼓人过端午的习俗哦!这是我们爷爷奶奶辈的老传统,还真说不出是什么缘由。反正在小时候,过端午我们喜欢吃的是包子而不是粽子。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粽子,可是包子只有城里、集镇才有。端午节的包子都会在中间点上一个红点,送礼的时候特别喜庆! 门插蕲艾、菖蒲端午节的时候,铜鼓家家都洒扫庭院,以上蕲艾、菖蒲插于门楣和悬于厅堂中,用以避邪去病、驱蚊蝇虫蚁和净化空气。就连居住在楼房里的现代人,到了端午也不会忘记买来菖蒲和蕲艾插在门楣上,祈祷着平安顺利。 端午节这天,客家一些地方还有草药浴的习俗。端午节当天不论大人小孩都需剃头、洗澡,妇女们也要修面、洗发一番。男女老幼都要洗药水澡,客家人相信,“艾蒲洗身,百病消除。”这一天百草为药,洗药草水可以去湿驱瘴以健身。 端午节这天,客家一些地方还有草药浴的习俗。端午节当天不论大人小孩都需剃头、洗澡,妇女们也要修面、洗发一番。男女老幼都要洗药水澡,客家人相信,“艾蒲洗身,百病消除。”这一天百草为药,洗药草水可以去湿驱瘴以健身。 端午沐浴方功用:驱邪避瘟。 配方:艾叶30克,石菖蒲15克,桑枝15克,佩兰20克,薄荷10克。 仲夏,各种药草已茂盛生长,药性强旺,正是采药佳时。当天太阳未出山,男主人就早早出门,采来带露的枫树叶、桃枝、金银花藤等洗净扎好,再加上初一插上门枢的菖蒲、蕲艾,用大锅熬水,煮沸后便取水洗澡。 小孩额头画个王五月正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潮湿多变,百虫滋生,蚊蝇以及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开始播害人间。是最容易得病的日子,也是瘟疫最流行的季节。 雄黄是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以前,人们认为喝些雄黄酒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现在,铜鼓客家人已经没有了喝雄黄酒的习惯,但人们仍然会将用米酒、大蒜皮炮制雄黄酒洒在屋子的角落里,以祛除蛇虫蚊蝇。 小孩都要在端午用雄黄酒在额前和手心画一“王”字,表示已成虎面,蛇虫鬼魅退避。 五彩蛋篼斗咸蛋 在农村,腌制咸鸭蛋这是继冬天腌腊肉的庞大工程之后,新一轮的腌制计划。距离端午节一个多月的时候,就要开始腌制咸鸭蛋了。别看咸鸭蛋腌制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很有讲究的。 挖取干净黄泥,先阴干然后用水浸泡沉淀,然后把掺杂在泥中的粗沙粒和杂质去掉。将食盐、白酒加入黄泥中搅拌,洗干净的咸鸭蛋裹上黄泥,轻轻放置在坛子里,密封严实静置三四十天,咸鸭蛋便可以吃了。黄泥还不是腌制咸鸭蛋的最好材料,将桑树干烧成灰,剩下的木灰和食盐一起搅拌均匀腌制咸鸭蛋,腌制出来的咸蛋出油更佳。蛋白白嫩,蛋黄大且色泽好,用筷子一挑,便有黄油冒出香气扑鼻。 端午节的时候,铜鼓的小孩还有挂鸭蛋、斗鸭蛋的习俗。做父母的会端午前夕给孩子们准备一个用彩线编织的小网袋。过节那天,小孩子们将咸鸭蛋装入网袋中,挂在胸前。孩子还会比拼比谁的蛋大,谁的咸鸭蛋最硬。每胜利一个人都会无比的开心,到处炫耀自己的咸鸭蛋厉害,通常最坚硬的那个咸鸭蛋会舍不得吃。 乐在铜鼓 生活资讯■旅游美食■公益活动■商业推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致家长的公开信关于小儿氨酚黄那敏治疗感
- 下一篇文章: 猝,不及防安宫牛黄丸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