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节日之一,深受人们的重视。各地通常会举行各种的活动以庆祝节日,在北方早上要把大蒜、咸鸭蛋、粽子等物放在锅中一同煮熟食用。 然而,端午节还有很多比较看起来稀奇古怪的习俗,譬如老王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早上早早的起床,在太阳升起之前,来到池塘或者河边,用水洗上一把脸。 之所以这么做,是家里的老人说:传说嫦娥端午前的夜间,将杵好的药洒入井里和河中,用此水洗脸煮饭可治百病。只要用端午节太阳升起之前的河水洗脸,一年不会害眼病。小时候对此深信不疑,哪怕再赖床的小孩,也会早早的起床。 然而,还有更奇特的习俗,那就是喝“午时水”。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听到“午时已到,斩立决”,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中午的十三点,而正午则是十二点。午时水就是端午节这天12点的水,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话: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表达的意思就是,只要喝了一口午时水,比吃三年的补药都要好。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还保留这打午时水的风俗。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午时水一般有三种用途:一是饮用,泡茶或者直接饮用,或者用来制酒。二是洗澡、洗脸、洗手脚,很多农村老人说,用午时水加雄黄洗澡,那一年入夏不会生痱子,外出不会被蛇咬。三是打扫卫生,人们用汲来的午时水加入一些白酒和少许雄黄粉(中药),用来喷洒房间庭院。 各位朋友,“午时水饮一嘴”,你喝过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1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得了心理疾病情绪病,是否可以进行吃药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