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咨询祝您端午节快乐!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六一儿童节快乐!

快乐的真谛,是内心的满足!

仁和咨询祝您端午节快乐!

豆粕的用途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主要集中在饲养业、饲料加工业,用于生产家畜、家禽食用饲料,食品加工业、造纸、涂料、制药等行业对豆粕有一定的需求,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

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枣例如蛋胺酸和胱胺酸枣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由于鱼粉用鱼捕捞过度原因,造成世界鱼粉减产,供给的短缺使鱼粉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具有高蛋白质的豆粕已经开始取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简单的玉米、豆粕混合食物同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对宠物来说,具有相同的价值。美国依利诺斯大学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豆粕具有同猪肉一样的高蛋白,却不含影响营养消化的低糖酸盐。

家禽当中:蛋鸡占比20?肉鸡占比25?鸭占比5%?其他家禽占比2%?

水产占比?%

各精准的数据有待考证!

年全国各省最新家禽出栏和存栏数据汇总

1广东省

禽类生产小幅波动。年,广东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06万只,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8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3.33万吨,下降1.5%.年末活家禽存栏.01万只,下降0.1%.

2山东省

全省共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7家,省级示范场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示范园28家。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家、省级示范场余家、市县级示范场万余家。畜牧旅游示范区认定39家,累计达到家。启动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首批确定20个省级示范县。耕地质量提升行动粪便处理示范工程示范县数量达到16个。实施品牌创建战略计划,联合省畜牧协会,评选出38家品牌示范企业。启动布病净化示范创建,首批确定12个场、11个县作为布病净化示范场、示范县。

3江苏省

家禽累计出栏.1万只,同比下降2.8%;年末家禽存栏.6万只,下降1.6%;禽肉产量.1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5万吨,增长1.2%.预计水产品总量.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减。

4安徽省

年全省主要肉类产量.4万吨,下降1.8%;水产品产量.8万吨,增长2.3%。

5河南省

禽蛋产量.5万吨,增长3.0%。

6河北省

年全省肉类总产量.3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其中,禽肉产量90.5万吨,增长4.0%.禽蛋产量.5万吨,比上年增长4.0%。

7浙江省

全年肉类总产量预计.1万吨,比上年下降9.9%,降幅比上年收窄6.7个百分点。其中,禽肉产量23.2万吨,下降2.3%;禽蛋产量30.8万吨,下降7.4%。

8广西省

年全区家禽出栏.34万只,同比增长1.8%;禽肉产量达.99万吨,同比增长1.9%.

9湖北省

年全省家禽出笼.9万只,增长1.9%,禽蛋产量.8万吨,增长1.5%。

上半年中国家禽产业报告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今日发布年上半年中国家禽产业运行情况。我国家禽行业上半年整体不佳,下半年前景仍不明朗。

一、总体情况及效益上半年,家禽产业运行总体平稳,禽蛋、禽肉供应充足,其中,蛋鸡养殖上半年总体可获盈利,白羽肉鸡步入盈利期,黄羽肉鸡获利收窄,水禽养殖效益不佳。

二、蛋鸡第一,上半年,进口和国产合计更新引种27.25万套。全国祖代在产蛋种鸡平均存栏64.01万套,同比增加7.31%,祖代存栏严重过剩。全国父母代蛋种鸡存栏.11万套,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上半年,父母代蛋雏鸡累计销售.23万套,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商品代蛋雏鸡销售4.81亿只,同比增加13.44%。结合监测数据推算,年全国在产蛋鸡平均存栏10.27亿只,上半年鸡蛋产量预计.54万吨。第三,上半年,父母代蛋雏鸡平均价格12.28元/套(成本6.80元/套),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3.46元/只(成本2.58元/只),鸡蛋平均价格7.08元/千克。上半年,只鸡盈利为7.15元/只。

三、白羽肉鸡第一,上半年,我国共引进祖代白羽肉雏鸡10.92万套,来自新西兰和西班牙两个国家。虽然国际禽流感流行态势较为严峻,却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国内白羽肉鸡行业产能压缩的作用,有助于行业步入盈利期。第二,上半年,全国祖代白羽肉种鸡存栏.48万套,其中,后备存栏24.09万套,在产存栏84.39万套。后备、在产及总存栏均处于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根据在新常态下重新测算的供求平衡水平,在产祖代白羽肉种鸡存栏80万套即可满足市场需要,因此目前祖代存栏水平较为合适,在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满足市场对父母代雏鸡以及商品代雏鸡的需求没有问题。第三,上半年,全国父母代白羽肉种鸡存栏约为.56万套,全国商品代白羽肉雏鸡理论销售量约22.02亿只,同比增加2.05%,全国商品代白羽肉鸡出栏量可达20.96亿只,白羽肉鸡产品产量约万吨。第四,上半年,行业出现“回暖”迹象,整体而言,行业结束连续三年的亏损步入盈亏平衡有所盈利的状态。其中种鸡效益较好。随着白羽鸡商品代鸡苗和肉鸡价格持续回升,禽业上市公司纷纷预喜。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同时发布业绩预告,业绩均大幅提升,多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父母代雏鸡平均价格为29.95元/套(成本15.36元/套),商品代白羽肉雏鸡的平均价格为3.31元/只(成本价2.29元/只),毛鸡平均价格为7.93元/千克(毛鸡养殖连续四个月盈利),鸡肉价格9.82元/千克(多数屠宰企业自5月份可获盈利)。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必须做到:1)控产能。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部分相关措施,压缩了部分产能。当下仍然要时刻清醒,不要头脑发热。继续要把产能控制在消费者需求之内。2)保安全。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疫病防控;第二是鸡肉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是防资金链断裂。3)降成本。我们还有继续降低成本的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降低企业的成本仍然是重要的事情。

四、黄羽肉鸡第一,上半年,祖代种鸡产能充足,父母代种鸡规模持续增加,全国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年平均存栏量约为.74万套,同比增加3.08%,在各类型黄羽肉鸡中,慢速型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增量明显,同比增幅达到8.79%。第二,上半年,全国商品代黄羽肉雏鸡理论销售量为20.58亿只,同比增幅为5.51%,由此推算毛鸡出栏量约为19.14亿只。按平均出栏体重1.50千克/只折算,全净膛重的产品产量约为万吨,半净膛重的黄羽肉鸡产品产量约为万吨。第三,上半年,商品代黄羽肉雏鸡和毛鸡的养殖效益有所下滑,但能够普遍实现盈利,商品代黄羽肉毛鸡平均盈利1.33元/只,其中,快速型的商品代黄羽肉毛鸡平均盈利0.77元/只、中速型0.83元/只、慢速型2.11元/只。商品代黄羽肉雏鸡效益方面,平均盈利水平为0.87元/只,虽然快速、中速、慢速三种类型雏鸡均可实现盈利,但中速型不如其它两种类型。

五、水禽第一,白羽肉鸭养殖。上半年,我国祖代白羽肉种鸭平均存栏量为39.14万套,父母代白羽肉鸭苗理论总销售量为.59万套,商品代白羽肉鸭苗理论销售量为14.09亿只,同期减少了6.19%。上半年,我国白羽肉鸭理论出栏量约为13.53亿只,产鸭肉.80万吨。第二,白羽肉鸭效益。上半年,鸭业的整体效益不及年,祖代企业父母代鸭苗的销售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商品代白羽肉鸭苗的销售可获一定盈利但盈利空间有所收窄;毛鸭的饲养处于微利状态。上半年,白羽肉鸭总供应量比年持平略减,但相对于需求而言又是过剩的,所以行业效益整体不佳。第三,鹅的养殖。年,种鹅存栏有所增加,因此,上半年的鹅苗供应充足,市场关系供大于求,导致了种鹅及活鹅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鹅的市场消费没有大的改观,使得上半年种鹅及活鹅的饲养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未来5年将是家禽业在世界大发展的五年预计五年内发达国家对鸡蛋的需求增长有限,人均对鸡蛋消费的增长率可能为0.1%,以后可上升到0.5%.发展中国家对鸡蛋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3.5%.世界鸡蛋产量在发展中国家将增加50%,尤以中国的产量增长最快。发达国家的产量增长有限口到本世纪末,世界鸡蛋产量将达到万吨,其中1/3来自中国。鸡蛋产量长势最猛的国家预计有;中国、印度、巴西及印度尼西亚。荷兰的鸡蛋出口将占世界鸡蛋出口总童的60%。中国的鸡蛋出口具有很大的潜力。禽肉产量增势较猛。肉类产量增长率最高的国家预计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尼、中国(7.2)等。如饲料供应充足,世界禽肉产量总增长额中20%将来自中国(万吨)。

年中国肉鸡行业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家禽饲养行业在全国畜牧业大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家禽饲养行业是一个涉及4,多万养殖场户、7,多万从业人员的民生行业。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家禽饲养业中的肉鸡产业逐步形成了品种优良化、饲料全价化和饲养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成为全国畜牧业中产业化最迅速、最典型、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

一、中国肉鸡行业发展概况

肉鸡产业是一个由若干密切相关的以纵向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多元的代际畜禽产业,从曾祖代肉种鸡、祖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商品代肉鸡到鸡肉产品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代次繁育流程。肉鸡代次繁育流程具体情况如下:

在我国,肉鸡主要包括两大类: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是含有地方鸡种血统的本土品种,通常有比较强的地域特征,价格较白羽肉鸡偏高。黄羽肉鸡养殖企业主要面临区域性竞争。而白羽肉鸡则全部为进口品种,价格较低,养殖企业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公司养殖及销售的肉鸡品种均为黄羽肉鸡,不涉及白羽肉鸡的饲养和销售。

1、白羽肉鸡

作为进口品种,白羽肉鸡属于快大型肉鸡,毛色多为白色。与黄羽肉鸡相比,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较高、产肉量多,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但是口感欠佳。我国引种的白羽肉鸡主要品种包括艾拔益加(AA+)、罗斯、科宝(Cobb)。根据中国禽业发展报告(年度)统计,年,AA+引进了51.76万套,占全部引进量的43.83%;罗斯引进了47.42万套,占全部引进量的40.16%。白羽肉鸡是我国肉鸡产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肉鸡屠宰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

我国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养殖企业主要从国外引进祖代肉种鸡苗,繁育父母代肉种鸡苗出售给父母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父母代肉种鸡产蛋孵化出商品代雏鸡销售给代养户,商品代肉鸡经屠宰加工后成为鸡肉产品。白羽肉鸡的目标客户主要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消费及分割产品出口。

年全国祖代白羽肉种鸡平均存栏量为.55万套,同比下降15.64%;父母代白羽肉种鸡年平均存栏4,.10万套;出栏商品代白羽肉鸡45.59亿羽;年产白羽肉鸡产品产量约为(按全净膛率75%折算)万吨。年,父母代雏鸡平均价格9.66元/套(成本18.75元/套),商品代肉雏鸡的平均价格为2.02元/羽(成本价2.43元/羽),活鸡年平均价格为8.76元/公斤(成本8.95元/公斤)。白羽肉鸡行业受H7N9疫情的冲击,年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黄羽肉鸡

黄羽肉鸡是由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类,国产率近%。黄羽肉鸡主要包含了黄羽、麻羽和其他有色羽的肉鸡。广东和广西地区黄羽肉鸡发展比较早,在行业内具有鲜明的地域代表性。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相比,具有体重较小、生长周期长、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体型外貌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喜好及消费习惯,比较适合活鸡销售,特别适用于中式烹饪。由于黄羽肉鸡的自身特点,不适合向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企业销售。黄羽肉鸡的主要市场集中在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目标客户主要是家庭消费、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酒店。虽然我国黄羽肉鸡的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但随着电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其市场向北延伸和扩展的势头已显现。

按照生长速度快慢,黄羽肉鸡的分类如下:

类型出栏日龄(平均日龄)平均体重(公斤)料肉比

快速型42-63(53)1.25-1.50(1.40)1.80-2.60:1.00

中速型64-91(78)1.25-1.50(1.40)2.60-3.20:1.00

慢速型92+(92)1.25-1.50(1.40)2.60-3.20:1.00

目前市场上快速型黄羽肉鸡市场占有率近50%,其余的为中速型和慢速型以地域划分,广东广西地区以慢速型和中速型黄羽肉鸡为主,云贵川以中速型黄羽肉鸡为主,华东地区以快速型黄羽肉鸡为主。公司生产的麻鸡、黄鸡为快速型黄羽肉鸡,黑鸡、土三黄、丝乌鸡等为慢速型黄羽肉鸡。

年祖代黄羽肉种鸡年平均存栏为.82万套,比年增加了0.86万套。自9年以来,祖代黄羽肉种鸡的存栏始终稳定在-万套之间,上下变动幅度不大。年全国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年平均存栏量为3,.16万套,比年减少了.46万套,同比减幅为3.82%。年全国商品代黄羽肉鸡出栏量约为36.50亿羽,按照其平均出栏体重为1.5公斤/羽测算,可产黄羽肉鸡约万吨(按全净膛率65%折算)。

年快速型黄羽肉毛鸡的销售价格为11.24元/公斤,比年的9.91元/公斤,同比上涨了13.42%,毛鸡盈利水平在0.79至3.48元/羽之间,平均盈利2.21元/羽;中速型优质肉毛鸡的销售价格为13.66元/公斤,比年的10.69元/公斤,同比大幅上涨了27.79%,毛鸡盈利水平在1.23至4.20元/羽之间,平均盈利2.89元/羽;慢速型优质肉毛鸡的销售价格为18.83元/公斤,比年的15.99元/公斤,上涨了17.72%,毛鸡盈利水平在-1.56至6.02元/羽之间,平均盈利2.87元/羽。由于黄羽肉鸡品类繁多,地域特征明显,因此业内对黄羽肉鸡价格的准确统计难度较大,以上数据存在地域价差。

二、中国肉鸡市场现状

由于具有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和低热量等特点,鸡肉已成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优质动物蛋白质来源。与猪、牛相比,肉鸡具有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及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也是最经济的动物蛋白质来源。

1、世界鸡肉生产与消费情况

近年来,鸡肉产量、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世界鸡肉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从4年的6,.70万吨,增长到年的8,.8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2%。世界鸡肉消费量从4年的6,.00万吨,增长到年的9,.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6%。

4-年世界鸡肉产量及消费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从地区分布上看,世界前三大鸡肉生产和消费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巴西。美国为世界鸡肉第一大生产国。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年,美国鸡肉生产量达1,.90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量的20.03%;中国鸡肉生产量达1,.00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量的15.15%;巴西鸡肉生产量达1,.20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量的14.70%。年,美国、中国和巴西的鸡肉消费量分别为1,.70万吨、1,.00万吨和1,.50万吨,占全球鸡肉总消费量的18.23%、14.02%、13.34%。

年世界主要鸡肉生产国鸡肉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年世界主要鸡肉消费国鸡肉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尽管世界鸡肉产量及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鸡肉产量及消费量增速最近几年显著下降。9年至年鸡肉产量及消费量年均增长约4%,但年以来全球鸡肉产量及消费量增速降至2%以下。疫病尤其是H7N9疫情仍然是抑制鸡肉产量及消费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2、中国鸡肉生产与消费情况

从4年开始,受H7N9疫情和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的困扰,中国鸡肉生产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是增长趋势依然强劲。4年至年,我国鸡肉年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年以来受疫情、中央八项规定等因素的影响,鸡肉年产销量略有下降,但始终保持在1,万吨以上的水平。鸡肉产量从4年的.80万吨增长至年的1,.00万吨;鸡肉消费量从4年的1,.20万吨增长至年的1,.00万吨。预计年,我国鸡肉的产量、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00万吨和1,.50万吨。年全国商品代黄羽肉鸡出栏量约为36.50亿羽,按照其平均出栏体重为1.5公斤/羽测算,可产黄羽鸡肉约万吨(按全净膛率65%折算)。

三、中国肉鸡行业价格变动原因

1年至年肉鸡行业大概经历了4个周期,每次持续时间约为2年至3年。从历史数据来看,黄羽肉鸡活鸡出栏量的增速在1年、4年、6年和9年分别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鸡肉价格在这三个阶段分别经历了23.33%、35.21%、72.22%和37.23%的涨幅,鸡肉供给的减少会带来鸡肉价格的上升。在H7N9疫情的重创下,年4月份年前期,黄羽肉鸡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养殖成本高、资金实力弱的中小养殖企业倒闭,黄羽肉鸡总产量下降,促使年4月至12月市场行情回暖。

近年来,黄羽肉鸡养殖行业的利润水平呈现波动态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饲料原料成本,主要是玉米、豆粕等农产品价格波动;二是商品代黄羽肉鸡市场价格的变动,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疫情、消费信心等因素影响。

中国肉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行业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大量散养户存在“价高进入,价贱退出”的现象,影响市场供给量的长期稳定性,导致行业供需匹配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波动,从而造成产品价格的较大波动。

四、中国肉鸡行业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肉鸡行业经历了多轮价格周期,价格波动性特征明显,行业竞争格局趋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行业内大企业资源整合加速

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殖、集约用地等政策及产业发展要求,肉鸡养殖环节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趋势。从整个产业链来讲,肉鸡养殖产业越往上游行业集中度越高,即祖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鸡。具体到白羽肉鸡行业,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经过十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年的40家整合至年的13家。截至年,我国有13家企业从国外引进了祖代白羽肉雏鸡,其中引种数量最多的3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3.44%。父母代肉种鸡养殖行业在经历H7N9疫情、原料涨价、限载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后处于整合阶段,在规模上由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转移,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

商品代肉鸡养殖规模化比例不断上升,从3年的67%上升至年的90%以上,但市场集中程度低,前十大企业产量占比不足25%。对于黄羽肉鸡行业而言,随着国家对食品加工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逐渐加强,对动物疫病防疫、产品质量卫生的要求日益严格,黄羽肉鸡由活禽销售转向屠宰加工,亦趋向规范化和集中化。随着盈利波动过程中大量中小型企业或者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行业竞争,以及大企业利用“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或者“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模式扩张、延伸产业链以及加强大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明显,区域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处于行业资源整合阶段。这个阶段企业的竞争关键点体现在产能扩张速度、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而其中扩张速度将是未来抢占市场的先决基础。

2、业内龙头调整经营方向,推进转型升级

黄羽肉鸡行业是我国家禽养殖中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我国黄羽肉鸡产品加工比例较低,活鸡产品始终占主导地位,占比达85%左右,冰鲜鸡产品只占5%左右,其余10%为冻鸡、礼盒及深加工类产品。由于肉鸡养殖企业的经营业绩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动物疫病、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较大波动,特别是年4月至年初,受H7N9疫情等的影响,活鸡销售为主的黄羽肉鸡行业陷入深度困境,行业经过大幅缩减产量后黄羽肉鸡价格才有所回升。至此,业内较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需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冰鲜上市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而顺势转型。因此,部分规模化企业借助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冰鲜产品,不断提高品质,努力打造业内冰鲜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希望通过发展冰鲜产品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预计今后活鸡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下降,冰鲜鸡及冻鸡的市场份额将有所扩大,但短时间内黄羽肉鸡的深加工产品增速不高。此外,黄羽肉鸡产品的电商销售虽然仍处于开发摸索阶段,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对食品行业的进一步渗透,黄羽肉鸡行业内龙头企业也将加快推进电商之路,推进企业升级转型。

3、一体化经营导致业务竞争领域扩大

随着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与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实力较强的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逐渐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加工业务,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也开始向上游延伸,部分企业也开始涉足肉鸡养殖业务。相对一体化经营而言,经营业务集中于黄羽肉种鸡养殖或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或屠宰加工的单一业务环节,容易受原材料价格、疫病、市场情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或突发性的波动。特别是在面对类似H7N9疫情等突发事件时,一体化经营的大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全面的疫病预防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散养户往往因亏损严重后选择退出,或加入“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规模化水平的提升。一体化经营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有效整合、消除了产业链内部的风险,避免了企业业绩波动,增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该等扩张模式导致大型黄羽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面对的竞争从单一环节竞争向一体化经营竞争转变。

4、企业生产模式由“公司+农户”向“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在我国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里,生产模式多数是“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农户在该模式下养鸡,只需要搭建鸡舍和缴纳部分押金即可。企业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农户提供雏鸡、饲料、防疫、兽药及技术支持。肉鸡出栏后由企业以统一价格进行回收。该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合作双方优势,因此过去十几年里发展速度较快。然而近年来,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波动时,容易出现合作一方不遵守合同的现象,造成企业或农户损失,从而产生纠纷;同时,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对农户养鸡的过程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随着黄羽肉鸡产业进入转型期,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逐渐调整生产模式。未来行业整体生产模式将呈现由“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向“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请您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注册加入仁和咨询大家庭体验!

[放心点击跳转







































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