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说到白娘子,相信不少人脑中立马会响起这曲BGM:“啊呵呵,啊呵呵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传唱不息。可惜,原本恩恩爱爱的夫妻最终竟因为一杯雄黄酒而天各一方。

那么,雄黄酒到底是个什么神仙玩意儿,能让凡人喝了祛病除灾,让修仙千年的蛇妖显出原形?

什么是雄黄酒?

据《陈氏祖谱》记载,唐昭宣帝天佑元年,为了怀念屈原,当时皇帝封其为“昭灵侯”。而湖北省荆门市陈家湾的陈元梁,更是在端午节,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制作了两种雄黄酒来纪念他。一种是以雄黄石(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毒)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矿物雄黄酒。此酒会在端午节当天,洒在庭院屋角,以驱邪辟虫;另一种是以杜仲雄花和黄精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草本雄黄酒。

(五月五产品图)

和其他酒不同,雄黄酒只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出现,饮雄黄酒也成为延续千年的端午习俗。

而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们则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描绘的就是端午节这天,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着“王”字的孩子们手持艾叶,戴着菖蒲玩耍的场景。

为什么雄黄酒有奇效?

古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为什么雄黄酒竟有这样的奇效呢?答案就在雄黄酒的核心配方——雄黄上。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有一定的汞,具有毒性。因此,你可不要以为这雄黄酒中的雄黄会放很多,其实古人也只是放了微量啦!

别小看这点量,其实已经很有效了!中医认为,雄黄,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在古代,所有人都住平房,包括皇帝,也没有楼房。所以容易受到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威胁,通过毒性很强的矿物雄黄酒,一方面洒在庭院,防止五毒等动物的入侵。二是小剂量地口服。在古代没有杀虫剂,人的身体里有了寄生虫怎么办,通过口服一点有毒性的矿物雄黄酒,把寄生虫杀死,当然自己的身体,主要是肠胃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过量服用而去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而草本雄黄酒在古代的的作用是驱瘟辟邪。在古人眼里,农历五月是一个不太好的月份,《燕京岁时记》里写到:善正月,恶五月。正月里冰天雪地,各种害虫冬眠,空气和水中的各种有毒微生物大幅减少,传染病和瘟疫发病率都降至较低水平,所以称为善正月。恶五月是古人认为五月端午前后,正是雨季来临,春夏交替之际,阴阳的变化,带来温度、湿度等天气上的变动,这时人们毛孔渐开,从中医的角度讲是湿气、邪气入侵。在古代,人们认为草本雄黄酒正好用于在这个时候进补,扶正祛邪。从中医角度讲以驱除身体里的邪气,增强身体免疫力。

为什么白素贞害怕雄黄酒?

雄黄有毒,但雄黄酒中只放入了微量雄黄,虽然能治疗蛇虫咬伤,但还不至于对人体有害,又怎会让一条修炼千年的蛇妖显形?

其实,雄黄驱蛇辟邪的说法早有记载。

早在东汉时期,部分专著中就对雄黄进行妖魔化处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雄黄,味苦平。主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服用雄黄竟能“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若提炼成丹,甚至能“轻身神仙”,你说神奇不神奇。

而《抱朴子·登涉》倒还客观点,仅记载了雄黄驱蛇的药性:“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今带武都雄黄,色如鸡冠者五两以上,以入山林草木,则不畏蛇。”

到了南北朝,记录楚地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不仅提到了雄黄的驱蛇特性,还坐实了其辟邪避灾的特性。书中提到,正月时配戴雄黄作成的药丸可以趋避鬼邪,既可以驱赶有形的蛇,还可以退散无形的鬼。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雄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内服外敷的“神药”,更像是屈原爱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更是中国民族自信的展示。五月五雄黄酒作为代表,精益求精,不仅深耕原料和技术,对于酒瓶和礼盒外观设计也投入了十二分的心力,让我们在传承这条路上,不负往日时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