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陇南发布
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c2i9w61.html 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 吃粽子,挂香囊; 门插艾,香满堂; 龙舟下水喜洋洋。 01:09视频制作:李董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到,香包俏 行走在城区街道 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各种色彩鲜艳、香味扑鼻 造型独特的香包、香囊走俏市场 成了节日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 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 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 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今天让小陇带您去了解一下 咱陇南人过端午的习俗吧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端午节特定的食物,如果吃不到粽子,端午节就过得不完美。陇南的粽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品种,就造型而言,有六角形、四角形、锥形、圆棒形等;就口味而言,有甜有咸,风味各异。 点高山 “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有学者指出,“点高山”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是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考察陇南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古民俗活化石。 烙花馍 端午前后,走在陇南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见各种印着花的馍,这样的馍已经成为陇南人端午节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伴手礼。 门插柳悬艾草 “端午到,五毒出”。端午节过后,天气会越来越炎热,蛇、蝎子、蟾蜍等五毒便会开始活跃起来为了避免它们伤人,到了端午节前后时,人们都会插上艾草来避五毒。传说,人们把艾草、柳枝挂在门前,可以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 摆露水 陇南端午节有“踏百草、摆露水”的习俗。端午节一大早,人们就去近郊的山上摆露水。由于早上湿气较重,草丛中带有露水,鞋袜常被露水沾湿,故称为“摆露水”。而民间也有说法,只有端午节当天早上采的带有露水的艾叶才有艾灸的功效。 系百索子 端午节还要给孩子的手臂上缠上用五色线做成的百索子,人们认为五种颜色蕴含着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力,能驱除邪魔,能避毒虫,也有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之意。据说,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揪,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和疾病带走,孩子由此可以保平安,故有俗谚说:“六月六,百索子揪。” 戴香囊 在陇南,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特别流行的一种习俗。香囊有的用五彩丝线缠成、有的用碎布缝成、有的用五彩绸缎做面料,以缝、绣、锁、编、挑等手法巧饰图案,并配套晶莹彩珠装饰的长穗,里面装有用中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研成的细末,以达到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 追节 在陇南,端午节当天,凡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出师的徒弟要到师傅家登门拜师,定亲未婚的男子要去女方家看望女方父母,所带礼品有烟酒、粽子、糕点、茶叶、蜂蜜等,俗称追节。 悬钟馗像 这个习俗主要在陇南的一些山区,钟馗捉鬼的故事百姓皆知。每到端午节,家家都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说了这么多 有没有感觉陇南的文化博大精深呢 你还有哪些关于端午的记忆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陇 小陇会将留言精选出来 跟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端午节的到来就是提醒大家 夏至将至,高温天气马上就要来啦 蚊虫开始滋生,疫病流行 所以 端午节也可以看作是高温预警 大家要记得防暑、防晒哦~ 小陇祝您端午安康! (文/记者马丽红制图/杨红艳) 监制:竹翠责编:王芳 编辑:赵凌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3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将至,这个风俗你们那里都还保留着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