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黄帝内经素问》系列读书笔记之一。《素问》不仅是医生的必读书,也是读书人了解生命的必读书。

内科诊断的最高原则是,不仅要准确诊断,诊断过程还应给病人以最大的尊重,对病人的打扰最小。要诊断视觉达不到的内,就要从能够得到的信息开始,运用逻辑关系,做出判断。

内,是一个总称,内也有层次,有内有外、有表里,有上中下、有左右,有虚有实、有热有寒、有治有病。

人体内存在一个谐振体系,就像交响乐团,各脏器、各组织振动不息,和谐演奏,倾听,可以感知其内。如何倾听这生命的乐章,对健康做出诊断,《素问?脉要精微论》教我们具体的方法。

脉是什么?

“脉者,血之府”,脉首先是体内正在循环的血液系统。血从动脉出心脏,再从静脉回到心脏,需要动力,这个动力称之为气。

当然,这里的气,不是气体的气,而是电气的气,力气的气。对生者而言,气与血是不可分的,活血是存在动力的血,失去动力的血,是瘀血。

最早,老子对气的定义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机器为阴,运转为阳,注入动力运转起来,是阴阳合一。冲气,即注入动力。动力可以是电力、风力、水力,也可以是核动力、化学力。

所以,电气,是电动力;电气工程,是以电为动力的系统工程。血气,是血的动力;气血,是加持动力的血。血为阴,循环为阳。脉是气血,是阳加于阴。

电气一词,意义非凡,是一个把人类科技的昨天与今天连接起来的关键词。

寸口脉的谐振

每个脏、腑都存在本位动力,如心气,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以及胃气、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各本位脏器振动的谐振,表现于寸口脉上。

寸口脉,据说是扁鹊倡导的取脉的位置,位于手腕附近高骨之下,由寸关尺三个连续点组合,左右手腕共六个点位,像乐器黑管的六个按键。

关于脉,从切脉指感术语可以了解更多,比如:沉浮、迟数、涩滑、代、细、长散、坚软……

沉浮,脉的深浅。沉在底,浮在上。脉沉病在里,脉浮病在表;沉,轻按不明显,重按有感觉,如石沉水底;浮,轻按即感脉跳,在肌表,如游鱼在波。

迟数,心跳频率的慢与快。迟,每分钟心少于60次;数(shuò)即速,每分钟心跳多于90次。慢则寒来,快则生热。

涩滑:切脉指感,感知流动的状态。涩,即滞,血行不畅;滑,往来流利如珠滚动;气多血少则涩,血多气少则滑。

代脉,心跳有规律地间歇,如3跳1歇、5跳1停。代则气衰,动力缺乏。

细脉,切脉指感,感知脉细如线且脉形清晰。细则气少,动力小。

长散,脉体波动的周期。长,指周期长而稳定;散,周期短且不规则,散漫不整。长则气治,散则气病。

坚软,搏击的力度。坚,有力强硬;软,无力绵弱。坚而长,邪气过盛;软而散,动力不足。

把脉,把的是动脉。寸口脉,是腕部桡动脉的搏动。其它的取脉点还有,人迎脉、趺阳脉,一个在结喉旁颈的总动脉是,一个在足背部胫前动脉上。

脉诊为什么能知健康

人体由细胞构成,血液循环实现了每一个细胞的营养供给与废料排出。血液循环顺畅,细胞代谢正常,充满活力;血液循环出问题,细胞代谢不正常,相应脏器生病。

人体动脉与静脉之间,是由网状的毛细血管直接相连的,这种连接使血液流动构成闭环,这是由意大利人马尔切洛?马尔皮,于年首次发现,后来由荷兰人列文?虎克,于年通过显微镜观察所证明。

动静脉毛细血管图

血由主动脉出,主静脉回,这是心脏的一生二,期间经过大动脉、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四个层次,共有,合计30多亿分支的末端毛细血管,供养人体40多万亿的细胞,最细的毛细血管只能通过一个红细胞。据估计,毛细血管总长度约9.6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2圈半,表面积合计有平米,比足球场还大。

气血对细胞的供养,是通过网状毛细血管完成的。毛细血管是新旧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切脉所取得的脉动信息,间接反映了人全身细胞的代谢状态,从而提供了人的健康信息。

带电的神经元

毛细血管的工作离不开神经元。

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信息的传输表现为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变化。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突起部分,在没有信息传递时电位分布内负外正。

某处受到刺激后,该处原极性状态被破坏,电位变成内正外负,接着,在短时间内,又恢复到原来的内负外正。

这个由“内负外正→刺激→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全过程只用数毫秒时间。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的概念。正电荷与负电荷相遇产生光子,没有静态质量,速度却每秒30万公里。神经纤维内的正负电位相遇,也许会闪电发光。

星形胶质细胞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当动作电位从神经元突触传送到肌肉细胞,能使肌肉细胞收缩。

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由星形胶质细胞连接。当神经元活动加快时,胶质细胞会向毛细血管释放更多的钾离子,钾离子浓度提高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通过的速度就加快了。

所以,血的动力中含有神经元的生物电和化学作用。

气血的度量

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10%,其中30%的血在动脉,70%的血在静脉。

全身毛细血管图

24小时血液循环的总流程有26.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六圈半,可心脏的功率安静时只有1.4~1.7瓦,要实现血液的顺利循环,还需要各脏器本位动力、血管本身张力、以及血管外神经系统作用的共同努力。

气血,既然是有动力的血,度量脉动的指标自然由动力指标与血质指标共同组成。

动力表现是脉的波动。从振动看有振幅、频率、周期,对应脉的沉浮、迟数、长散;从血质看,有养份正常与不足、生化指标是否正常、血液稀与稠的差别,血质影响流速,血管是否有沉淀堵塞,都会使切脉产生不同的指感,而涩滑、坚软这些指标实际是则是由动力与血质共同形成指感。

切脉得到的信息,包含有血动力、血质、血管三方面的信息,不单指其中某一个方面,就动力而言,有心脏跳动的动力(Δ1),血管壁的弹力(Δ2),各脏器的谐振力(Δ3),以及血管外围神经元给予的动力(Δ4)。

气=Δ1+Δ2+Δ3+Δ4

脉=气x血质x血量

脉函数是三维函数,这是我们对气、脉的理解。只有生者有三维的脉,气、脉的信息间接包括了造血脏器、血营养调节脏器、血中废料过滤脏器,以及血动力生成、运转的信息。

脉,“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切脉的最佳时间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忽然出现一个动静,会吓人一跳。在人类入静休息的时候,声音会特别明显。安静的音乐厅里,乐队和谐演奏,某个乐器跑调也会特别明显。

医院看病的道理不仅是挂号排队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早晨身体最安静,平旦之脉,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过分与不足。

眼神与脸色

眼神,称为精明,“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眼神与五色是观察血液循环动力的方法之一。

眼察万物,如果出现不能分辨长短,看不清黑白的情况,说明精气已经衰竭了。

观察人脸五色的要领,是看是否润泽含蓄:

白裹朱,白沙裹朱红,红得润泽而含蓄;

白鹅的羽毛,白而光洁;

碧玉之青,沉稳润泽;

罗娟裹雄黄,黄而明润;

黑重漆,黑中透亮。

出现这些颜色,是血液循环通畅、细胞代谢正常的表现。

而没有光泽水分的五色,像赭石的暗红、盐的灰白、靛蓝的凝滞、黄土的干枯、泥土的炭灰,是五脏精气外泄的表现,出现这类颜色,寿命不久。

从语言看五脏

观察对语言的控制力,可以佐证人病的程度。

“声如从室中言”,中气之湿,湿即滞,是脾气化运不了湿;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是气被夺,肺气不足。如祥林嫂;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是神明已乱,反映心脏功能失常。

“仓廪不藏”,胃肠不能储藏水谷,泻下不止,是肛门不能约束。

“水泉不止”,小便失禁,是膀胱已不能储存津液。

把乱语与小便失禁、腹泻并列在一起叙述,是一种象征,提示乱语如屎尿。酒后吐真言属于不能守言,也是一种病,病在心肺。病由酒引起,说明过量的酒会形成邪气,对心肺具有破坏作用。

能守中是健康的标志,不能守中是病,“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从身形看五脏

身形可以提供对人体健康的信息。

眼以头为府,头是藏精气神的地方,头垂眼陷,是肾精气将衰的样子;

胸以背为府,胸是藏心肺的地方,背弯塌陷,是心肺将衰的样子;

肾以腰为府,腰不能摇转,是肾气将衰;

筋以膝为府,膝关节不能伸屈,是筋气、肝气将衰的样子;

髓以骨为府,不能持久站立,行走摇晃,是骨气、肾气将衰的样子。

即使有病,形体强健,精气未衰,病愈可期,由身形判断五脏的关键字是强,“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对人眼神、五色、语言、形体的观察,是望诊的内容,与脉诊取得的信息相互印证。

期脉,应脉

健康人,也称为平人。平人的身体状态随四时五季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岁月里形成的与天时变化的互动关系。

人合天时,不同季节的穿衣是不同季节的面子,不同季节的血脉流动,是不同季节的里子。那个随季节变换而按时到来的气脉状态,叫期脉。期即约,脉象如约而至是健康的表现。

但是人与天,各有不能如约而至的情况。有时季节来的早了,是天过了,季节变换迟了,是天不足。

季节正常变换,人的气脉也有不能按季调整的情况,调整早了是人之过,调整晚了是人不足。

过份与不足,是脉诊的重要范畴,期脉是判断过与不足的标准。

应脉,脉诊得到的脉。病态人的脉象是应脉与期脉不一致的脉象。应脉有太过、不足、相反三种情况。

应太过,邪气盛。气是动力,邪气是产生负面作用的动力。

应不足,是正气被消耗产生的不足。

阴阳相反之应。本应该出现小,诊脉得到的是大。失血时脉弱,是正常的,如果诊出的应脉很旺盛,说明血还在快速流失,自然不好。这类情况属于阴阳不相应,称为关格。

判断人体的阴阳变化,需要首先掌握天时的阴阳变化。一年四时,春暖、夏暑、秋忿、冬怒,有两个重要的节点是冬至与夏至,

冬至后45日内,阳气微升,阴气微下;

夏至后45日内,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人体内的阴阳变化如期相应,才会有健康;

“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是差别。节气已经变化,而脉象没有跟着变化,就可以诊断出病的位置、差别。

“分之有期,故知死时”,能区分天时节气的阴阳变化,以及人与天之间五行相生相制的道理,医生就可知人的生死期限。

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疾病,用五行相胜的道理来治疗,可以痊愈。

梦境的参考作用

不仅青年长身体的时候,特别容易做梦,有时身体特别强烈的生理信号,可能会转换为梦信号,这至少是上古医生的统计经验。

阴气过盛的人,梦见涉足大水,恐惧;

阳气过盛的人,梦见被大火烧灼;

阴阳都过盛的人,梦见相互残杀,毁坏、受伤;

上部气过盛的人,梦中飞翔;

下部气过盛的人,梦中堕落;

吃得过饱,梦中送人东西;

饿得太厉害,梦中拿人东西;

肝气过盛,梦中发怒;

肺气过盛,梦中哭泣;

腹内短虫多,梦中聚众拥挤;

腹内长虫多,梦中与人相互毁伤。

梦境虽然是主观的,并且当代人与古代人每天所见已有较大差别,所思所想也有不同,但梦境中象征的逻辑关系仍然具有诊断的参考价值。

持脉大法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平旦之脉,是对病人的要求,这里的虚静,是对医生的要求。

持脉大法有六个方面,春夏秋冬的应脉加上对疾病发于身体内外的判断。

春天的脉,浮在上,像鱼贴近水面的游动,轻按就可以触及;

夏天的脉,升到皮肤表面,洪大有余力,轻触皮肤就可感觉得到;

秋天的脉,处于皮下,像蛰虫刚钻到土里,用力按到肉,才能触及;

冬天的脉,沉到了骨的附近,像冬眠的虫藏得很深,又像一个深居的君子,重按才能觉察。

脉诊不仅可以诊断体内的五脏虚实,还可以判断病位置深浅,判断外部脉气盛衰的取脉方法,先轻按(浮取),再重按(沉取),脉气沉取不足,浮取有余,疾病表现于外部。

按、触、力按、重按,医生只有心静而精神集中,才能诊出脉象细微的差别。

寸口脉与脏器的对应关系

寸口脉,寸关尺三点,左右手腕合计6个点位,对应7个人体部位。

左腕,寸关尺三位,分别对应心肝肾,诊出的脉分别是心脉、肝脉、肾脉;

右腕,关位,对应脾胃2个部位,靠里是脾,靠外是胃,诊出的脉分别是脾脉、胃脉;

右腕,寸位对应肺,尺位对应命门,诊出的脉分别是肺脉、肾脉。

心脉,如果搏击有力强硬,且脉体过长(坚而长),是邪气过盛,舌卷不能言语;如果软弱无力,而且散乱不整齐(软而散),是心气不足,消渴病。

心脉如果诊出是急脉,这是心疝病,病人小腹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原因从小肠血液循环流程中可以看出:

小肠静脉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

小肠静脉毛细血管吸收营养后,血回到心脏,这时的血虽然含氧量低但营养成分高,心脏有问题小肠会直接有反应,并影响血液质量,这是对小肠与心互为表里的解释。

肝脉,坚而长且脸未见发青,这是跌打损伤,瘀血留于两胁之下,并带有喘息的症状;软而散是肝动力不足,脸色发黑浮肿,是溢饮病,表现为口渴暴饮,水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留在肌肉皮肤之间和肠胃之外,引发水肿。

肾脉,坚而长且面色黄带红,是心体之气影响肾脏的表现,病人腰痛如折,心气影响到肾;软而散则是肾气不足,病人少血(精血亏损),此病不容易恢复。

肝、肾之脉见弦、沉,面色青里透赤,是内伤而外不见血,遇寒湿会淤血肿胀,很难治愈。

肺脉,坚而长则邪气盛,咳血;软而散是肺气虚,出汗不止,此病不易恢复,时常发作。

经小肠血循环的低氧气高营养的静脉血,经右心室送入肺脏,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跟肺泡里的空气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肺泡内氧进入血液,跟血红蛋白结合,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高氧高营养的动脉血,再被送回心脏,由主动脉送到全身毛细血管网。

如果肺气虚,肺动力不足,会影响血液中氧含量,进一步影响到全身细胞的代谢。出汗不止,是细胞代谢不正常的结果。

胃脉,坚而长且面色发红,大腿疼痛像折断了一样;软而散是胃动力不足,消化吸收不好。如果胃脉诊出是实脉,病人会腹胀,诊出是虚脉,病人会腹泻。

脾脉,坚而长且面色发黄,是湿热薰蒸的结果,病人少气懒言;软而散是脾动力不足,病人会感觉无力气,小腿足部有浮肿。

我们知道,脾脏主要功能是供血、滤血、藏血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免疫中央,血液经过脾脏这个筛子,过滤掉衰老的红细胞等。脾动力失常,血质和免疫力都会受到影响,血老了,会影响全身细胞的代谢。

生化指标,医院内科诊断的重要方法,与脉诊方法可以相互印证。

新病、旧病的诊断

怕冷发烧,是由风邪(病毒、细菌)引起的,如果久不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腹泻病(泄泻病)就是这个原因。

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液,使血液腐败,又会带来关节炎一类的病(厉风病),关节肿大疼痛。

开始病在表,腹泻已经在里,发展到了关节炎的时候,病已在血。其它,像痈肿、筋脉痉挛、骨疼痛,这些病,也许就与感冒长期不好有关系,因为有些病并不是什么新病,是最初的病没有根治,一直发展下来的结果。所以,头痛脑热也要重视治疗调养,

诊脉,如果脉小但脸色正常,这是新病;脉看上去正常,但脸色已改,是久病;脉与五色都不变,是新病。

尺肤诊,更简便的诊断方法

寸口脉,直接可诊知人体气血状况,诊视前臂手腕与胳膊肘之间的情况,也可以知道人体对应部位的健康情况。

前臂,从手腕到肘部,划分为上中下并里外六个部分,左前臂、右前臂合计12个部分,对应身体10个部位。

左前臂外侧上中下,分别对应心、肝、肾;

左前臂里侧上中下,分别对应膻(Dàn)中、隔、腹中;

右前臂外侧上中下,分别对应肺、胃、肾;

右前臂里侧上中下,分别对应胸中、脾、腹中。

尺肤的前面,对应人的胸腹部;尺肤的背面,对应人的背部。尺肤上,对胸部和喉部的疾病;尺肤下,对应小腹、腰、股、膝、胫、足等处的疾病。

哪一个位置出现异常,如肤色、条纹变化,生疔疮肿结,可以初步诊断身上对应部分可能存在异常,结合脉诊、眼神、脸色、语言、形体的变化做出进一步诊断。

确定病位的方法

病的位置,有上中下表里的细分;病的性质,有阴阳寒热虚实的细分。通过切脉的指感可以加以区分。

洪大,是阴不足阳有余的反映,阳过则有内热。

来急去缓,是人体上部有滞而下部动力不足,即上实下虚,是头部的问题;来缓去急,是上虚下实,人体上部血动力不足,下部有阻滞。来去,对应上下;急缓,对应实虚。

沉细数,少阴厥(少阴经气机逆乱);沉细数散,有寒有热;浮而散,眩晕,甚至晕倒,血气不足。浮不躁,病在三阳,热病;浮有躁,病在手三阳。细沉,病在阴,骨痛;细沉静,病在阴,在足。

数动一代(快跳又突然一停),病在阳之脉,有腹泻、便血。

涩,阳动有余,身热无汗;滑,阴动有余,身寒多汗。阴阳有余,无汗身寒。

轻按不见,重按见,病在里,心腹有积患;重按不见,轻按见,病在表,身有热。

上有波动下没有,下部动力不足,腰足清冷病;下有波动上没有,头疼痛病;重按到骨才有波,脉少,阳气虚弱,腰脊痛,或身有局部麻痹。

脉象、脉象组合与病的位置、病的性质所建立的对应关系,是临床统计的总结。诊断的关键皆在于气血,可以推论,治病的关键也应该在于改善气血的质量和动力,血好才能用,血到病才可能好,气血是治病的核心武器。

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关系,对一个系统做出诊断,是现代人基本分析方法。上古医生,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已经达到极致,为了数据整理,也为了分析方法的传承,创造了相应的概念、范畴做为分析工具,使我们今天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论文,学习这种方法。

在数据收集方面,用了脉动、眼神、脸色、语言、形体、梦境、疼痛感觉,以及饮水发汗等能用到的所有信息,但对病人几乎没有什么打扰,这让我们看到了上古医生的专业精神,理解了什么才是最好的内科诊断。

相关阅读:《平旦之脉:脉要精微论(一)》

另:

1、封面图片引自互联网,经过编辑加工。

2、读书笔记用书:《黄帝内经素问》新校版.任延革点校.人民军医出版社.年第一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什么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