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广东,除了春节,元宵,冬至,可能就数端午节最隆重了,本想在端午节的时候推送一篇关于广东和湖南不同的端午习俗,但苦于素材未整理,只好拖到了今天,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任何的节日都不再期盼,现在的人,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食物太多了,什么都可以买买买,钱代替了大部分的操劳,人也就变得越来越麻木,过节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工作,陪伴家人,一起做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我想,这才是节日的意义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关于它的由来,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网络上的段子手还揄揶最应该纪念的就是屈原,他这一跳汩罗江,就给了我们三天假,别的诗人则是留下一大堆难懂的诗篇来让我们背

华厦历史源远流长,屈原都死了二千多年了,可见端午的习俗流传之久,现在最常见的节日活动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了

我出生于湖南永州,在我们小村子里,端午节是不包粽子的,有时候在八月十五包,但我记得她会经常给我们擦雄黄,用一块小豆腐蘸满雄黄,擦在手腕和耳垂旁,她说这样可以驱五毒,蛇虫鼠蚁,我属蛇,但我喜欢雄黄的味道,觉得很香,刚好那时候很流行《新白娘子传奇》所以我每次都会想起许仙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的剧情,后面我们家来了一个算命的瞎子,说这玩意对我身体不好,我便不再擦了

我们不包肉粽,也不包咸粽,包碱水粽,里面什么都不放,却非常好吃,剥开粽叶,金黄色的粽子,糯香十足,美味非常

碱水粽是我的最爱,每次回家去赶集必买的食物,可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包的粽子,因为挑来卖的女人用的是工业碱水,而我们自己包的是用稻草自制的碱水,做碱水可不简单,步骤繁杂,可能因为这些麻烦的原因,奶奶并不常常包粽子给我们吃

17年回家,快返广东的前一天,没有集市,正月初大家都休假,连小贩也不挑粽子来卖,我非常遗憾买不到粽子,老妈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召集了大家伙一起过来给我动手包粽子,这才有了这一次完整的纪录

做碱水粽最大的秘决便是碱水,不同于外面挑来卖的工业碱水粽,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碱水,挑选干爽无杂质的稻草,烧成草灰,火势不能太大,又不能让它熄灭,烧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洒水让稻草不要燃尽,不然就做不出碱水

烧完之后用桶把草灰装起来,是不是觉得又脏又恶心?哈,这是宝贝

然后开始过滤碱水,刚开始出来的水是黑乎乎的,随着一遍一遍的冲洗,水开始变成淡黄,金黄,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泡糯米啦

用这种稻草做出来的碱水,带着天然的稻香,泡出来的糯米也变得金黄金黄的

然后开始洗粽叶,先把竹叶用碱水煮一遍,再把竹叶上面的细毛用刷子刷干净

我们包的粽子是四个角的,老妈说村里流传一句古老的话:一个粽子四个国,不能干滴女人家耐不和(宁远话)

包粽子确实是一个技术活,我是学了很多年才终于学会了,如果捏不好角,煮的时候米就会漏出来,如果绑得不够紧,粽子又会没有韧性和嚼劲了

大功告成,最原始的方法:柴火煮粽子

虽然17年也是个暖冬,但守着灶台一边煮粽子一边烤火,还是非常惬意的,旁边那个大灶是奶奶用来酿酒的,当然还有个三鼎小灶,已经闲置不用了,但我却喜欢待在这回忆小时候煮饭时,经常会丢几个花生,或丢几个小豆子进去烤,然后再从火灰里扒出来,冒着被烫伤的风险狼吞虎咽

三鼎小灶就是用来用这种锅煮饭的,锅底是尖尖的,柴火一烧,火就把底部包围了,受热均匀,水花的时候,还要用瓢在底下搅一会,以免粘锅底,那时候物质生活很匮乏,奶奶经常会多放一点水,饭煮开的时候就舀一些米汤水出来,放点糖,给我们喝,既营养,又清火

现在的节假日,我们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喝酒,打牌,刷手机,能全家出动,一起做一些传统的美食,是非常难得又珍贵的体验

后来,我嫁到广东,就跟着婆婆学会包广东的枕头粽,同样是四个角,但像个小枕头一样,四四方方的,广东的粽子材料可丰富了,馅特别多,红豆,绿豆,梅豆,咸蛋黄,五花肉,还有一种不知名的小叶子用来添色添味

婆婆是伟大又能干的广东传统女人,非常勤劳,养虾种地,种瓜种菜,每日三餐必上香拜神,虔诚非常,传统佳节更是样样礼到,粽子是必须要包的,我们不吃,神和祖先要吃,所以每年端午就是我学会的好机会了

在广东的端午节是非常丰盛的,鸡是自己养的,鱼虾是自家塘里的,青菜是自己种的,一切都是天然绿色的,虾塘的风景永远是最美的,劳作忙碌一天后,亲朋好友围坐一桌,凉风徐徐,一轮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此时有酒有肉有欢笑!

这些是我一辈子也吃不腻的美味,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粽子,更是我们对生活的耐心和热情,妈妈,奶奶,婆婆,她们把对我们的爱都包裹在其中了

二小姐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云南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