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竹叶青银环蛇middot
蛇出没的季节,一定要注意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被蛇咬伤的患者多起来 蛇伤多发生在4~11月,被咬伤的高峰时段为傍晚7点到9点。 秋天确实是蛇出没较频繁的季节,市民夜间散步时应尽量 不要去潮湿地带,特别是河沟、草丛等地方。 秋季来了,也是蛇出没的季节,最近多位网友发帖发朋友圈说是在野外活动时候遇到蛇了 竹叶青、黄头蛇、银环蛇……想想,都可怕。大家外出要注意了! “蛇出没”的时间? 蛇在夏秋季节是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 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 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 “蛇出没”在哪里? 村郊、野外、民居等都是蛇影常现的地方,此外还分布在水边、草丛、树林等阴凉潮湿的地方; 小区及居民楼平时要注意防潮并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给蛇创造活动的良好环境。 秋季最活跃,你认识哪些蛇? 中国的毒蛇种类,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 绿蛇 1、绿蛇 大家常见的绿蛇有两种,如果头部呈三角形,尾部为红色,则是剧毒的竹叶青蛇,应十分小心才是。 另一类绿蛇是翠青蛇,一般全身绿色,头部为圆形,无毒,大家不用担心。 2、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Trimeresurusstejnegeri)又名青竹蛇,全长50~80厘米,头部三角形,头顶覆盖许多小鳞,后头部小鳞微弱、起棱,背面和侧面草绿色,眼睛多数为黄色或者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尾巴焦红色。 习惯栖于山野和森林地带,常发现于山区的溪河边,以捕捉蛙类、鼠类及小鸟等为食。 由于这种蛇的皮肤是绿色的,能和竹子等植物混合于一体,攻击性强,有剧毒,可导致皮肤受损、渗血甚至重度中毒,被咬后应赶紧求医。 眼镜蛇 3、眼镜蛇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 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在我国,眼镜蛇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贵州、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草腹链蛇 4、草腹链蛇 为蛇亚目游蛇科腹链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俗名黄头蛇、花浪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 草腹链蛇是无毒的小型蛇类,体长最大约90公分,体色为灰褐色和黄褐色花纹交错,身体前半部有明显的黑色横纹,横纹两端各有一白色斑点。 全身由链状花纹交织,体背侧有两条黄色的线纵贯到尾端。幼体头和颈部是红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变成灰色。 银环蛇 5、银环蛇 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 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 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听说,人被银环蛇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蛇出没”,如何防止和避免被蛇咬伤? 一、大家在户外进入草丛或是树林时,应该穿高帮鞋、长袖衣、长裤,尽量不要把皮肤裸露在外; 同时使用长棍子不断打击地面、草丛、树干,以吓跑蛇,而不是用大声说话来进行驱赶。 二、早晨和傍晚是蛇经常出没的时间,阴暗潮湿、人迹罕至、草丛茂盛以及鼠类较多的地方最易出现蛇,大家在这些时间和地段要多留个心眼。 三、蛇最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大家如果发现有蛇出没,可以用酒精、烟雾、雄黄、硫磺等进行驱赶。 四、万一遇到蛇,不必惊慌,不要震动地面,只需慢慢移动离开即可。由于蛇变向的速度没有人快,当遇到蛇追赶时,要忽左忽右地跑s形路线躲避。 五、如果发现蛇,可以拨打或求助。除非自己受到威胁,否则最好不要擅自捕捉或追打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万一被咬,怎么做?(希望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1、要安静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血液循环加速。尽量辨认蛇的类型,如果确认是毒蛇咬伤,在咬伤5分钟内,应切开伤口并吸出毒液(?这个尽量不用吸); 2、轻轻地用肥皂和水洗伤口,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 3、在不能立医院诊治情况下,可用手挤出毒血,或用消毒钝头粗针刺伤口放出毒血; 可以及时用鞋带、衣物等在伤口接近心脏一端或上一关节处用带子缚扎患肢,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避免毒素扩散; 结扎时应留一较长的活的结头,便于解开。每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被蛇咬伤后应该怎么办? 1.结扎伤口:保持安静,停止伤肢的活动,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及时用橡皮带或草绳、布条、藤类等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约10厘米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 2.冲洗伤口:结扎后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肥皂水,最好能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目的是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及冲洗掉,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 3.快速诊断:未看见蛇时,要注意排除蜈蚣、蝎子和黄蜂等咬伤或螫伤的可能。 看见蛇时,要区分是否是有毒蛇,被毒蛇咬伤的伤口,局部常见到两个明显的毒牙痕,并有局部及全身中毒表现; 非毒蛇咬伤,伤口有四行或二行锯齿状浅表而细小的牙痕; 局部仅出现轻微的疼痛或有少许出血,但很快会自然消失,无全身中毒症状。 如果可能,尽量带着伤人的蛇尸体就诊,这样便于医生诊断。 4.切开、冲洗、挤压排毒:局部消毒后,将可能断留在伤口内的毒牙清除,然后利用利器(如小刀等)沿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静脉。 然后,进行冲洗及挤压排毒,持续20-30分钟后,用七层消毒纱布覆盖伤口,进行湿润,并将伤肢继续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 5.烧灼伤口,破坏蛇毒:切开、冲洗后,每次用火柴6-8枚,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2-3次。 当蛇毒遇到高热,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作用。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单独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 6.局部冰敷: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泡浸伤肢,从而可减慢蛇毒的吸收。 有些土办法还可以用吗? 1、用嘴吸蛇毒=不主张 专家表示:如果把握不好会致死。吮毒者如果口腔内有溃疡、牙龈炎、咽喉炎、扁桃体等炎症时,蛇毒会很快被吸收,危及生命。 野外急救实在没有办法,确保口腔皮肤和黏膜完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此法。 2、烟灰和泥巴敷伤口=不用 专家:民间现在还有这个方法,有报道称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现在一般不使用。 3、找草药嚼碎敷伤口=可用 专家:有一些草药防治蛇毒的效果非常好,如半边莲、青木香、七叶一枝花、土茯苓、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芙蓉叶、车前草、鱼腥草、马齿苋等,重要的是要认识这些草药。 听他们的话,离蛇远一点 医院专家建议: 对于被蛇咬之后的急救措施,可以先将伤口轻轻切开,将毒血挤出,医院注射抗毒血清。 林业部门建议: 市区居民生活区要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定期开展灭鼠行动,减少蛇类的食物来源,避免蛇类出没。 城郊、乡镇居民要注意房前屋后的杂草清理,修补房屋、围墙,填堵蛇类可能利用的洞穴。 同时,雨前、雨后或者洪水过后更应该特别注意防蛇。 野管站工作人员提醒: 靠近山的老房子要多注意通风防鼠,出门时要紧闭门窗。另外近年还出现了蛇通过下水道进入高层建筑的情况,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 居民平时可经常在门前门后、下水道边撒少量雄黄粉、硫磺粉等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蛇对此类物品的气味很敏感,闻到气味后便不敢进到房屋。 此外,秋季也是市民户外活动比较频繁的时段,露营、徒步等活动受到市民的喜爱,这种情况下要避免走较深的草丛,尽量走比较开阔的道路,如果实在无法绕开,最好使用“打草惊蛇”的办法以防万一。 蛇种类繁多,如何辨别有毒无毒? 1、从头型看,有毒蛇一般头呈三角形,无毒蛇一般呈圆形; 2、从牙齿看,有毒蛇有两个牙齿,粗大而深,呈钩状;无毒蛇的牙齿是两排,细小而整齐,呈锯齿状。有毒蛇一般带有花纹、颜色鲜艳,无毒蛇则不鲜艳。 3、从尾巴看,有毒蛇尾巴短而钝,无毒蛇一般尾巴较细长,但不是绝对。 在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判断是无毒蛇。 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两排毒牙。 伤口通常有出血、疼痛、红肿,并向躯体近心端蔓延。 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腹痛、腹泻、视物不清、鼻出血,严重者惊厥、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麻痹、心肾衰竭。 秋季去玩,野外防蛇 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夏秋季节,在野外郊游、远足踏青时,应当注意提防蛇伤。 1、远足时要避开人迹罕至的草丛、密林等,可以穿高帮鞋、长裤,因为蛇的攻击点一般都集中在腿部。 2、可以带上软质的长棍或竹竿,边走边打一打路边的草丛,蛇会迅速逃跑。 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或奔跑 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绕行或退后, 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3、尽量避免在草丛里休息,露营时一定要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在收拾地席或帐篷时,要小心查看有可能蛇已与你同眠。 4、在翻转石块、采摘野果时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息于树上(比如竹叶青)。 5、警惕那种看上去已死的蛇,因为它们可能在窥视猎物而装死。 “蛇出没“在这里 蛇类喜居荫蔽、潮湿、杂草丛生、树木繁茂、乱石成堆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以上才出来活动特别是在闷热的雨林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有案列—— 东莞——东莞最常见的是竹叶青。医院急诊科医生分析发现,例病例中,被竹叶青咬伤的,占了48.9%;眼镜蛇次之,占16.6%;银环蛇占3.4%。 其中莞城、丘陵、山区、沿海等片区比较适合蛇类生存,此类区域被蛇伤几率明显增加,占83.9% 主要以大岭山镇、大朗镇、虎门镇、长安镇、厚街镇、樟木头镇、塘厦镇等镇区多发。 佛山——“这里是大学城东软校园附近,我同学被蛇咬伤了,急需救治!”10月9日22时,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狮山派出所接警室接到这样一个紧急求助电话。 据了解,受伤学生叫小林(化名),是广东东软学院一女大学生,其当晚在大学校园附近小山头散步时不幸被蛇咬伤,幸亏救助及时,才转危为安。 惠州—— jimzy发帖,10月18日夜爬高榜山遇到一条小蛇,青竹蛇!!!勇ray发帖,高榜山还有眼镜蛇出没,是眼镜蛇!眼镜蛇!有毒的眼镜蛇梦嫦10月19日发帖,称在路上看到一条不知名的蛇,网友纷纷回复为黄头蛇,学名草腹链蛇。广州——从9月下旬开始,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就接到多次求助电话,称在住宅小区里出现蛇。据了解,目前广州已进入蛇类活动高峰期,不但是户外草丛会有蛇,只要有下水道的地方都可能会有蛇出没。 广东省急救学会毒蛇伤急救小组组长、广州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提醒, 若在广州市中心遇到蛇,只要蛇不主动攻击人类,切勿试图抓蛇打蛇,以免造成伤害。 被蛇咬伤后,电影里常见的剧情就是用嘴吸出毒液,梁子敬表示这种做法并没有用; 因为一旦中毒,毒素会随血流走遍全身,单单吸出伤口的血液是没有意义的。 广州市中心出没较多的蛇是竹叶青和过山峰,但其实广州也有毒蛇的,分别是眼镜蛇和银环蛇。 他建议市民不能以为仅靠硫磺和雄黄就能驱蛇,一旦蛇太饿或被激怒,仍然有较强攻击力。 江门——谭婆婆:那天中午两点多在家里打了一条蛇,还有某一天晚上九点多出去散步又打了一条蛇,我整天都是开着灯的,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很害怕,怕蛇会咬人。 据记者了解,在距离村落二十米不到的白色围墙内,就有一个蛇场,包括毒蛇眼镜蛇。 大学校园——如何防蛇? 许多大学校园都建在城郊,但由于广东地区夏秋季节雨水偏多,天气湿热,蛇类活动频繁,而建在山脚下或郊外的高校附近更是时常有蛇出没。 因而,学生们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学会并掌握一些被蛇咬的自救方法很有必要。 什么人最可能被蛇咬伤?医生分析,从年龄分布来看,现在年轻人蛇伤机会相对偏低一些,大多是在郊野公园游玩时,被草丛里的蛇咬伤。 40~59岁反而为蛇伤主要受伤人群,占44.3%,野外工作中的中老年人比例大,故被蛇咬伤机会高。 特别提示:即使是死蛇或蛇的头部已与身体断开,也要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工作。蛇头即使已被切下,在一段时间内,都有咬伤人的可能。 蛇不怕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3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问求真理蛇为什么怕雄黄
- 下一篇文章: 武汉端午这么多优惠活动你一定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