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聊雄黄
今天端午节,首先祝各位“端午节快乐!”。 说到端午,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雄黄酒和粽子,端午吃粽子的来由大多数都知道,只是端午节要喝雄黄酒只是从影视剧中见过,中国传统习俗中,端午为啥要喝雄黄酒呢?请听小编一一为你解释。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要说香包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许多地方都盛产,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度“雄黄” 雄黄,中药名。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四硫化四砷(As2S2)。分布于湖南、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1.《本草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2.《本草经疏》:“雄黄,《本经》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疥虫,(匿虫)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 练“雄黄” 1、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As的化合价是+3,则S的化合价为() A、+6B、+4C、-2D、+2 2、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 (2)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若生成2mol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若将该反应生成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吸收,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产生的CO2的量(选填编号)。 a.小于0.5molb.等于0.5molc.大于0.5mold.无法确定. 1、答案:C 2、答案: (1)As2S3NaOH或CuSO4溶液 (2)10molNO2+2OH-=NO2-+NO3-+H2O (3)4HNO3+C=4NO2↑+CO2↑+2H2Oa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涂雄黄挂虎蛋扒龙船仙游五
- 下一篇文章: 出招歌诀记中药,嗖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