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端午节你不知道的端午节知识都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今天是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国,端午节可谓无人不知、不晓,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讲的滔滔不绝……问题是,你真的了解端午节么? 众所周知,关于端午节,大家的了解是这样的—— 名字众多,拥有二十多个名字。(五月节,午日节、龙舟节、浴兰节……) 为了纪念跳江的屈原。 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艾叶和吃咸鸭蛋。 当天需驱“五毒”,吃“五红”,喝雄黄酒。 这些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但也仅仅局限于此。 首先,关于端午节来历的说法,大致有四种: 一是屈原纪念日。最早出自南朝《续齐谐记》和北周《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二是孝女曹娥纪念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三是伍子胥的纪念日。 四是龙的节日。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实际上,端午节是在屈原跳江之前就存在的。纪念屈原只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而已。 但不管怎样,端午节都是比较悲壮的日子(伍子胥投了钱塘江,曹娥为救父投了曹娥江,屈原投了汨罗江……)。 所以当天,不宜说“快乐”,应该说“安康”。 要做个体面人啊。 端午节并非节日最初是古代高温预警。 也就是说,它不是良辰吉日,意在提醒人们为祛病防瘟做好准备。 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解释: 过去人们会在小孩的额头等位置抹上雄黄酒,北京地区会在院门悬挂钟馗像辟邪,家家‘兰汤沐浴’,即在水中放入草药洗澡,都是为迎接高温高湿可能带来的疾病做准备,也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心理支撑。 再来说说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你知道其他三个世界文化名人是谁吗? 大家天天说屈原,其实所有人都错了,屈原不姓“屈”!屈原很委屈! 他的姓是—— 芈(mǐ)! 对,《芈月传》的芈。 你才知道?不屑不屑不屑。 屈原姓“芈”氏“屈”。是芈姓下面的分支之一。在古代,“姓”以区分不同的血缘家族,“氏”以别贵贱。 按照今天的叫法,屈原应该叫芈原。 另,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屈原的形象也是千变万化(和孔子、孟子的画像一样),任凭后代人们想象! 仰望星空 向左仰望、向右仰望 高度仰望,低度仰望,在看什么呢? 戏曲中的屈原,还是仰望!颈椎真的好么…… 屈原的各种形象只是后人为了需要,臆想而已。 另,再来说说端午驱“五毒”的习俗(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人们常常吃”五红“(即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和黄鳝)来防五毒。 还有,就是喝雄黄酒。 端午节那天,《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不就是喝了雄黄酒变蛇了吗?由此可以见,雄黄酒驱蛇,是管用的!(笑) 但,鲜有人知地是,除了蛇,人也扛不住雄黄酒。 简单的说,喝热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遇热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 粽子——端午节绕不过去的话题。 哲学终极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国人三大疑问:豆腐脑吃甜是吃咸?汤圆是甜是咸?粽子吃甜吃咸? 相比之下,粽子之争的火药味更浓,因为争议是海陆空立体的。 有味道之争—— 有形状之争—— 元宝棕 糖果棕 枕头粽 网络粽 此外,还有地域差别之争、原料粽馅之争……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吃完奇怪粽子的我 又甜又咸的粽子!!! 下面说说划龙舟,现在的龙舟是这样的—— 但其实在古代,龙舟是这样的—— 有点震撼吧? 其实,就像很多传统节日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端午节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间,一度失落。 可喜的是,我们在慢慢捡起它。 因为我们需要。 需要一个对国家、对情义、对生命、对文化的集中的情感爆发,这才是汉民族的思想精华。 相信这也是民族崛起中文化复苏一种体现。 各位端午节安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传统文化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5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带状疱疹,这几个中医偏方值得一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