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泰和记忆里的端午节
亲爱的圈友们,晚上好!“泰和圈”将陆续推出《忆泰和》栏目,让泰和县的美女主播为身在天南地北的您,带来家乡最亲切美好的声音!今日主播 肖佳宜: 泰和金话筒口才培训讲师 少儿礼仪讲师 泰和女商会副会长 泰和新联会理事 婚礼主持人 人生格言:用心发声,用爱归音 记忆里的端午节 作者:李飞明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过节。端午是我们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粽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角之一。南方因为盛产箬竹,就地取材以箬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箬叶,因为干箬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清香。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而包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箬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粽子的煮法也是有讲究的。在农村,包好了的粽子等晚上吃过饭,小孩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生好火,想早点吃上粽子,把火烧得火旺,可是煮粽子是急不得的,待水开了后就要细火慢炖了,架上一点柴蔸或者木梓壳慢慢地炖,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熟透清香。闻着那钻鼻的粽子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孩在等吃粽子,等着等着就在这粽香中的灶边进入了梦乡,梦里还想要那清香诱人的粽子。除了吃粽子,南方人还有吃咸鸭蛋、吃大蒜炒苋菜、喝雄黄酒的习俗。咸鸭蛋因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咳嗽,喉痛,齿痛等病症,是夏日食补和佐餐的佳品。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保持身体健康。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这些菜,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是天然抗菌素,有杀菌解毒作用。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大蒜与苋菜同炒,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所以,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害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有毒,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但人们会把雄黄酒撒在屋角墙边,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端午节这天,人们一早起来,家家户户就把艾叶菖蒲高高地插在门框上,清清的艾叶香、诱人的粽子香,连同那撒在屋角墙边的雄黄酒香,到处都弥漫着一股端午节的清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和的乡村还保留了女孩子在端午节染指甲的习俗。还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女孩就把指甲花种子撒入泥土。一到五月端午节,指甲花开得正旺,姑娘们便把它们连根带梢拔了来,洗干净,加上明矾,雄黄,用石头细细捣碎,盛在钵里,然后静静地等待夜晚的到来。吃完晚饭,小姑娘们就呼朋引伴来到某一家的楼上,把指甲修剪好,然后一齐将手插进盛有指甲花浆的砂钵里,女孩子染指甲是绝对不许男孩看到的,否则就失去了光彩。第二天,每个女孩都分得一份指甲花渣,撒在自家的屋角墙边。端午节也是那些乡村懂草药的人们忙碌的日子,到了端午节前后,那些草药都成熟了。在田间地头、山脚河边,经常能看到三五几个人,他们忙着去采夏枯草,鱼腥草……一把一把捆好放在簸箕里晒干,用它们泡消暑的凉茶。记得我家隔壁有个朱老婆婆,每年端午节前后她就忙个不停,采了大把大把的益母草、蛤蟆藤(海金沙)、黄荆条、凤仙草……一把把晒干研成粉,做成了效果立竿见影的专治上吐下泻的“霍乱散”。她的药不在多,只要用五指抓那么一小撮,立马见效。我曾经也吃过她的药,虽然难以下咽,但却是药到病除。她的“霍乱散”在我们村里是闻名的,哪家有人拉肚子都会到她家去讨药吃,我几次半夜听到有人来她家敲门讨药。她从来不收别人的钱,人们也记住了她的好,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记捎一点给她老人家。也许是采药晒药研药工序麻烦,老人过世后她的那个妙方便失传了。泰和圈征稿提示:1、“泰和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6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让白娘子显出原形的雄黄酒真的能
- 下一篇文章: 常见晦气霉运的化解偏方三僚风水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