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兴村志长江岸边好风情沙上文化联兴村
注:本文转自张家港史志 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联兴村志》 地理位置 联兴村位于张家港市锦丰镇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38',北纬31°57'。东临沪通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南依沿江高速公路,北枕长江下游黄金水道。境域东傍二干河与厚生村、建设村相望,南与向阳村、福利村接壤,西与店岸村毗连。距张家港市政府驻地杨舍镇15千米。锦丰镇区坐落境内。辖区总面积9.96平方千米,其中集镇面积1.6平方千米,企业用地面积6.47平方千米,居民居住区面积0.95平方千米,其他用地面积1平方千米,耕地亩。 建制沿革 江堤挡浪墙(年摄) 明末清初,境内尚处在长江水域中。由于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江水夹带泥沙淤积沉淀,到清代中叶,由西向东的江面开始显露出一片片沙洲。 清道光年间(~),江北沿江民众登上这些沙洲,割芦苇、青草,垦殖谋生。同治年间(~),境内大规模围垦。江北岸大批农民迁此定居。同治十一年()十一圩港开掘。同治十三年(),常通港开挖。光绪年间(~)境内形成麒麟、南兴、庞家桥等集市,形成自然村(圩)34个。年,时任长江缉私营统领杨在田(字锦龙)买下境内关丝沙的鼎丰圩建庄院,并在一河之隔的盘篮沙鼎安圩建镇。杨以自己字号中的锦字,命名庄院为锦丰庄(即杨家仓房),镇为锦丰镇。新中国成立后,锦丰镇一直是乡、镇政府驻地。 十一圩节制闸(年摄) 新中国成立前,常通港以北属南通,常通港以南归常熟县,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归常熟县。年土改时,为南兴乡二、七两村(联兴片),八、十一、十二、十三村(丰乐片),五、六、九、十村(南兴片)和锦丰乡麒麟村及西兴村部分(麒麟片),锦丰、东善、养民、太平村及西兴村部分(锦丰片)。年,农业高级合作社组建时,联兴片组成新联社、曙光社,丰乐片组成长江社、丰乐社,南兴片组成南兴社、新民社、太平社部分。麒麟片组成麒麟社,锦丰片组成光明社、胜利社。年,锦丰人民公社成立,联兴片两社合并称新联大队,丰乐片两社合并称长江大队,南兴片三社合并称南兴大队,麒麟片属联谊大队,锦丰片两社合并称锦丰大队。年1月,联谊大队划出10个生产队,成立麒麟大队。 锦丰镇区一角(年摄) 年,因与外大队重名,新联大队更名为联兴大队,长江大队以原丰乐社名更名为丰乐大队。年,体制改革,大队改称为村。年9月、年7月、年7月、年4月,丰乐、南兴、麒麟、锦丰等4村先后与联兴村合并,组成新的联兴村,成为锦丰地区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村,设联兴片、丰乐片、南兴片、麟麟片、锦丰片。下辖43个村民小组。 联兴村居民主要来自江北沿江一带的崇明、启东、海门、南通、如皋、靖江等地无田谋生的农民和坍江失地的灾民,也有少数来自江西、安徽、河南、湖南等省和江苏省镇江、扬中地区因经商居住的商家,以及因战乱而留下的湘军后裔。他们携带各自原住地多彩的乡土文化和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在共同劳动、生活中,经过长期的交流、碰撞、糅合、相融形成颇具特色的沙上文化。 沙上文化 01 沙上文化展示馆 沙上文化,是“沙上人”经过长期的传递与交流、碰撞与融合,形成的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为使沙上文化精髓得以永久的传承,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在联兴村选址建设“沙上文化展示馆”,使其作为充分展示沙上文化、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平台。 沙上文化展示馆 年8月,村利用商务宾馆一楼建设沙上文化展示馆。展示馆面积平方米,投入资金万元,其中展示厅(含实物布展)万元,于9年11月3日开馆。 沙上文化展示馆展厅 展示馆声光并茂、图文相间、实物摆放展示沙上历史文化。展示馆设沙上地域形成、沙上建制沿革、沙上经济崛起、沙上风俗风情、沙上革命斗争史实、沙上名人传略、沙上书画集锦等展示厅7个,收录、展示了占张家港地域三分之二范围的沙上地区近百年来翔实历史资料,记载沙上地域成陆变迁、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反映沙上人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展现沙上人聪慧、勤奋、精明、淳朴、善良、执着的人文精神。 9年,沙上文化展示馆成为张家港市未成年人素质拓展基地,锦丰中心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年,成为张家港市涉农职务犯罪防控基地。 02 民间文艺 沙上人多为各地迁徙而至的移民,从原住地携带的民间游艺,在境内传承和发展。旧时新年里,节庆色彩甚浓。除调龙灯、舞狮子、跳财神外,还有送春牛、送彩头、念利市、摇钱树、打连厢、唱春等走村串户,到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现已少见。 沙上号子 “沙上号子”节目参加年锦丰镇地方特色文艺团队PK赛 号子系民歌的一种,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减轻疲劳所唱的歌。沙上人热情、豪放,干活时都喜欢喊号子。沙上号子种类很多,干什么活就喊什么号子,用什么工具就喊什么号子,就是肩挑空担走路也轻哼着号子。俗话叫作“活儿不离手,号子不离口”。同样是哎、嗨、哈、咿、呀、哇等几个单音节的象声词,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可以组合成音调高低、抑扬顿挫、各不相同的号子来。如挑担号子,可分为挑泥号子,挑麦、挑稻号子,挑粪号子、挑水号子等。扛物的号子分为扛嫁妆的喜事号子、扛棺材的丧事号子。在扛重活和扛轻物时,喊出的号子也是不同的。还有对应的车水号子、推车号子、摇船号子、打夯号子、罱船号子、拉犁号子等。 3年,《常阴沙号子》被列入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上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心声。沙上人大多是由江北地区的南通、如皋、如东和崇明、启东、海门、靖江等地迁徙至此的移民,他们带来各自原住地历史文化,也带来大量山歌,山歌调有“春耕调”“春调”“太平调”“五更调”“无锡景”“紫竹调”等几十种,一般在春耕、棉田锄草、稻田耘耧劳动时唱,其形式有独唱、伴唱、对唱等,也叫喊山歌。夏夜乘凉季节,彼此相约确定时间地点,一般多以港道、河道为界,双方对唱比赛,俗称对山歌。有一人独对,也有数人联对,围观助威者数十上百人。新中国成立后,几近绝迹。人民公社化期间,人们在一起劳作,山歌又渐兴。沙上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其明显的沙上风情特征。劳动风情山歌与沙上人的生活、劳动紧紧相连,唱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劳动。结织私情歌更是和沙上风情相关。芦苇滩、杨柳堤、翠竹园、水桥头,是沙上特有的风情,皆是结织私情歌的场所。大量运用比喻、象征、双关、谐音等修辞和表现手法,故有很高的艺术性。演唱用的是本土沙上方言,具有强烈的乡土特色,语言魅力尤为突出。 《沙上山歌》——采红菱(节选) 姐在河里采红菱, 郎在岸上踮脚瞟。 我姐来叫声你郎: 要吃红菱拿之三两把去, 要想偷奴万不能。 第一要在我公婆面上装一口英雄气, 第二与我妯娌三个比高低。 第三要让我丈夫在南海南头、南京 城里、十字街头、 八字路口、一家小小茶馆店里说情 话理抬出起头, 第四要让我小倌头子读书长大成人 赶功名。 《沙上山歌》9年已列入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出版《沙上山歌》中收录的山歌(包括唱春)余首,约10余行。 沙上唱春 元宵锣鼓表演(9年拍摄) 唱春是沙上人贺新春和恭祝新年快乐的一种民间说唱,时间一般在立春前后半个月内。有单档者,也有双档者。使用的乐器有杏锣,又名春锣。敲板亦称春板,型似朝笏,上面刻字,正面为“龙凤春官”,背面为“天下太平”。器具有布制褡裢,前放钱,后盛物。唱春用春调歌唱,先敲杏锣,到农家后必须离大门六尺左右站立,然后行礼,讲祝词,再开唱。演唱内容分门套、中套和谢套三段。门套类似见面打招呼的套话,说吉利话,唱祥和调。中套是唱春的主体部分,有唱历史人物故事的“十张台子”“十房小姐”“十把扇子”等,有唱男女私情的“十块手帕”“十双拖鞋”“十面镜子”等。还有以“十二月花名”为引子的神话传说、习俗知识等,内容丰富多彩、喜闻乐见。遇有婚嫁喜事、小孩满月、老人祝寿等,演唱者会随编随唱,深受宾客欢迎。谢套是指主人赏赐钱物后唱的感谢语。凡主人家喜欢听,就唱长一点,不喜欢听,或有忙事、愁事则随时顺其情绪而结束。唱毕,主人家必有赏钱,这是规矩,也是吉利之钱,或赏物团圆糕丝等。唱的人须用杏锣接钱或物,不能数也不能嫌少,总要乐意地倒入褡裢内。唱春者宜用老沙口音,唱起来委婉动听,即使是新沙人,外出唱春者,也一律用老沙口音演唱。21世纪初,这一习俗尚存。 03 民俗风情 沙上上梁“说合子” 沙上上梁“说合子”是新沙上民间手工艺人按照沙上人文历史、民间传说、崇尚祝祷等内容编程处理的整齐、富有韵律的句子,主要内容皆为吉利话,也便于诵唱。一般多为良辰吉日、江水潮初涨之时,由木工作头主持上梁仪式,瓦工作头配合,以此来讨主家高兴,另付赏钱,俗称“喜钱”。沙上上梁“说合子”主要分登高、提梁、平梁、抛梁、转身、主家接(富)斧这六个步骤完成。木、瓦两作头一人一边,手拿大斧(斧头柄上用红纸裹好)、腰系青布红带系腰,内装喜糕、馒头、粽子、花生、糖果等食物抛梁备用。分别从堂屋东西两边木山登梯至柁梁处,由小工先放两个高升(炮仗),一边登梯、一边说:“脚踏楼梯步步高,王母娘娘采仙桃;金桃山上天门开,主家上梁时辰到……”主木上好,木、瓦两作头一手拿金斧抱住正梁,一手从系腰中拿出糕点、馒头、粽子筹食物,边抛边反复说合子,引得围观人群哄抢嬉闹。下来后,木、瓦两作头,一边同声祝贺主家:恭喜、恭喜,恭喜府上大发财! 说合子 上梁“说合子”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也是一种民间文学,它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通过诵唱整编的语句,传递幸福和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对沙上地区的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年,《上梁“说合子”》被列入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认寄亲 寄亲,是亲情的伸延与寄托,虽与血缘关系丝毫不相干,但一旦认准了,往往如相辅交融的水乳,不是亲友却胜似亲友。沙上人从祖先到后人直到当代,普遍看重寄亲这一关爱老幼、彼此倚靠、常年往来、优势互补的民族风情。无论老沙、新沙,沙上人根据各自的家庭状况、人员结构、家境需求、政治经济文化水准等,悉心考量,精挑细选,追求的就是门当户对及彼此提携、共度时艰或共享富贵、称心如意并皆大欢喜。老沙、新沙围圩择水而居相处日久的移民们,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及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同时,深感彼此照应的重要与必要,沙上人认寄亲的源头活水由此汩汩涌流,滔滔不绝。 沙上粽子 立夏吃粽子 这是沙上人家与别的地区不同的习俗,这是继承先民的遗风,祭农事。“立夏”在每年的5月6日前后,是由春入夏的第一节令。这时,农作物生长旺盛,并逐渐成熟,田间管理趋于繁忙,开始培育秧苗,播下棉籽,家家户户在这迎接夏收夏种到来的节日里,裹粽子、煮鸭蛋、尝三鲜——蚕豆、豌豆、麦蚕(一种将嫩元麦粒炒熟,碾成蚕宝宝形状的食品),小孩子则要称体重、钻麦垄,看一年间长了多少斤。 端午吃粽子 盛夏即将到来,乡民忙着过这“重五”日,又称“端阳节”。老人们说,古代有个屈原,是忠臣烈士,他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而死,后人纪念他,在他投江的五月五日,作粽子丢到江里去喂鱼虾,祈祷水族不要伤了屈大夫的躯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吃雄黄酒,身上抹雄黄酒,佩香袋,门楣上插菖蒲艾叶。老人们说,这能驱除蛇虫百脚,祛疫避邪。人们吃着粽子、咸蛋,谈天说地,乡情浓浓。 抛梁粽子 建房上梁抛粽子 乡民建造房屋,有用粽子“抛梁”的习俗。所谓“抛梁”是木匠在架大梁时,将粽子、馒头、喜糕、糖果等吉祥物,从梁上抛向观礼的群众。粽子象征传宗接代,馒头象征子孙发禄,喜糕象征步步高升,糖果则象征甜甜蜜蜜。在抛粽子时,鞭炮声中木匠师傅吟唱道:“粽子绕梁,子孙满堂。粽子落地,状元及第。粽子一抛,三星高照(福、禄、寿三星)。粽子一撒,生根发芽。”欢笑声中,人们像古代抢绣球一样,抢着抛撒下来的吉祥物。 订婚粽子 粽子象征“种子”,男女婚配中的“定亲”即订婚时,女方到男方家里去,女方裹了粽子用红线相连,放在礼盘或礼篮里抬到男方家里去,表示粽子(种子)临门,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粽子数量,旧时只要逢双、逢六即可,如36只、66只、96只等,取成双成对、六六大顺之意。今以尾数8为吉利,如58只、98只、只等,意为“发”。 04 特色餐饮 红烧河豚 河豚,有剧毒,一般家中是不会烹煮的,要吃河豚请有经验的老人或会烧的厨师回家代烧。因此,吃河豚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是烧煮者得先尝吃,半小时后无事,才可将河豚起锅上桌;二是不请客吃河豚,如闻味自往者也不拒之。 河豚之美,亦有先后,即“一油二肋三皮四肉”。油最毒却最肥美,似乎河豚之美皆因油生;肋,鱼之精巢,白嫩胜于乳酪,古人称之为“西施乳”,故购买时应多挑选雄性河豚;皮,肥美软糯胜于鳖裙,但食时须反卷,因正面有细刺戳口。其实,汤汁中的菜蔬如菜尖、草头,其味之佳远在河豚鱼肉之上。 刀鱼馄饨 刀鱼馄饨,这是沙上传统小吃中的珍品。刀鱼肉质细腻鲜美,为鱼中极品,又受季节限制,来之不易,所以刀鱼馄饨多用于款待上宾贵客。做时取几条刀鱼,先除去鱼刺,制成鱼泥,配以纯瘦猪肉,再拌以适量的野生荠菜或秧草等叶菜,加入鲜鸡蛋、熟豆油,用精白面粉制成皮子,裹成馄饨。食之细腻爽口,营养丰富,鲜美无比。刀鱼细刺众多,做成馅能大口直吞吗?沙上人有简单易行制作技艺:预备好一块狭长的新鲜猪肉皮,先将刀鱼的主骨、头骨剔除,然后将刀鱼平摊在肉皮的肉质层上,用刀子轻轻地逐一横向下剁,软刺全部嵌进肉皮里,留在皮层上的就是纯粹的刀鱼肉了。 面拖蟹 盛夏初秋的蟛蟹,虽不似重阳以后个大体壮,但它正在快速生长之时,素有“六月黄,满壳黄”之美誉。其制作技艺为选取清一色重在克左右的母蟹,揭去脐盖,洗刷干净后均匀地切成两半,切口处蘸上调匀的面糊,放置油锅中煎成金黄色,控油后加入料酒、酱油、生姜等佐料烩煮,起锅装盘时撒上碧绿的蒜叶,色、香、味、形齐全,成沙上美食之一,深受食客青睐。 沙上羊肉 沙上有一望无际的江滩草地,牧草资源丰富。沙上农户喜欢白色山羊,自然放养或圈养,冬天无青草,就喂干草或黄豆萁等。沙上羊肉选料讲究,一般以一二年生经过阉割的公羊为佳,食而无膻味。 沙上人一般夏季不食羊肉,每年初秋至年底,集镇和农村开设有专门的“羊肉店”,宰杀过程和烹饪方法也有独到之处,所用的灶具也有讲究,不是使用一般的铁锅,而是在大铁锅的外沿接上个一尺余高的木桶,称作“接口”,能装下整只50余千克重的大山羊,羊肉下锅后要加足适量的水,烧煮过程中不再添加生水,待水沸前出现泡沫污滓时撇至清汤白水后,将羊肉位置上下翻动,盖紧锅盖,先用大火猛烧,再用文火慢焐,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01 开锅羊汤 开锅后从锅里舀碗羊汤,汤色乳白,洒一把切好的羊肉,或捞起一只二腿筒,酥而不烂,冒着热气时只消放点细盐蒜叶,喝一口,鲜香热全有,浑身暖洋洋的。沙上人有秋冬吃羊肉暖身的习惯,身体欠佳的人只要去吃一季羊汤,到春天真的就满面红光了。 02 冷浇羊肉 也叫白切羊肉,煮熟出锅后的羊肉,剔骨后切成薄片,浇上酱油或辣酱,配以绿色香菜点缀,为上等下酒菜。 03 红烧羊肉 沙上羊肉带皮烹饪,肉质细嫩,煮熟出锅后切成块,加黄酒、生姜、白糖、酱油等焖熟而成。宜趁热食用,肉质细嫩而无膻味。 04 炒羊肝、羊肚 将生羊肝用水浸,除掉血水,切成薄片,羊肚则煮熟切成百页丝状(俗称羊百页),拌以青蒜,加黄酒、生姜、红糖少许、食盐等佐料,爆炒即成。 沙洲钢城 沙钢广场(年摄)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沙钢集团)是世界强企业、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其总部位于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锦丰镇)。 几十年来,沙钢集团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民族钢铁工业的成功之路。目前,拥有总资产1多亿元,职工3万余名。年,沙钢集团完成炼铁万吨、炼钢万吨、轧材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亿元。年,沙钢集团以年营业收入.亿美元的成绩位列世界企业强第位,且连续10年登上世界强榜单。 沙钢集团的前身——沙洲县轧钢厂 年3月,沙洲县锦丰轧花剥绒厂附属轧钢车间建成投产。6月,车间定名为沙洲县轧钢厂。年11月更名为沙洲县钢铁厂。年生产带肋钢筋(螺纹钢)。年,开发生产窗框钢。年9月,沙洲县钢铁厂脱离母厂独立经营。年,更名为张家港市钢铁厂。年起,沙钢集团(市钢铁厂)先后与香港永新技术开发公司、韩国浦项等企业合资建办张家港永新钢铁有限公司、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等企业9家。 沙钢集团科技大楼(年摄) 江苏沙钢集团成立 年12月,沙洲钢铁集团公司成立。年12月,以张家港市钢铁厂为主体组建成立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年5月,公司更名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月,被批准为省重点大型企业集团。1年,沙钢集团转制为民营企业。是年,万吨钢板项目开工建设。 6年起,沙钢集团先后兼并重组淮钢特钢有限公司、鑫瑞特钢有限公司、河南安阳永兴钢铁公司和江苏无锡锡兴特钢公司等企业4家。年2月,张家港玖隆钢铁物流园启动建设。至年年末,沙钢集团完成炼铁万吨、炼钢万吨、轧材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亿元。 沙钢生产车间 新时代下的沙钢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沙钢将继续坚持“以钢为基、结构调整、优化投资、多元发展”总基调,坚定“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做大做优现代物流、做好做实非钢产业”三大发展战略不动摇,围绕提升“质量、效率、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在结构调整壮大特钢板块、进一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工业4.0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节能环保绿色发展、非钢产业延伸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企业更加稳健高效发展,为打造“百年老厂”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钢铁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代又一代联兴人前仆后继,用勤劳的双手将联兴村建设成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深信,联兴人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创辉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6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是药三分毒中药副作用汇总,收好
- 下一篇文章: 带状泡疹特效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