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粽意涪陵人端午节习俗你不知道有多少
江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6月14日是农历5月初5端午佳节,那么涪陵端午节习俗究其根源有哪些呢?对此,就涪陵端午节习俗问题,采访了涪陵区有关民俗专业人士们,他们分别谈了涪陵端午节习俗有趣的事,不妨来看看…… 两江上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赛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借赛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以前,涪州端午节,经常在长江、乌江上开展赛龙舟比赛,非常热闹。 家人团聚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人的传统习俗。据资料显示,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涪陵也不例外,同样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且非常讲究。特别是涪陵榨菜闻名世界,所以在粽子里加入榨菜也成为一绝。 门前挂艾草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前、房檐下挂上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特别是以前,涪陵许多家庭在端午节都会把菖蒲或艾草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起到杀虫灭菌,净化空气的作用。 小孩妇女佩香囊 为小孩制作并佩带香囊也是端午节很重要的内容之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一方面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同时借以避邪驱瘟,增加运势。有的还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小儿额上涂雄黄 端午节不仅通过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来扫浊除腐、杀菌防病,还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上一个“王”字,一方面是借雄黄驱毒;另一方借猛虎镇邪,对于经常受惊的孩子特别管用。 熬药水泡澡祛邪气 端午节当天,许多老年人都会到街上去买艾草、菖蒲,再配上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熬成药水,给家中人洗浴。不论男女老幼,端午节当天都以熬成的药水泡澡,听说可治皮肤病、祛邪气。 拉露水洗脸明目 据涪陵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端午节这天日出前,男女老少都会到郊外“拉露水”,即将青苗或草木上的露水珠沾到手上,用它擦脸、擦眼,使脸清爽、眼明亮,不得眼病。“拉露水”时,顺便采些艾蒿,折两支桃树枝,回家挂在门框上,据说能辟邪、驱鬼兵。同时采些黄芹、线茶等烧水喝,能消炎治病。徐华东/文 作者/来源:巴渝都市报竹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10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五景挂钟馗图秤锤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