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荐书时有粽香伴书香钦州旅游
了解了端午的由来 关于端午的诗词你知道几首呢? 大家跟着阿图一起学习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关于端午的诗词还有许多,大家可以继续深入了解 可能有的读者要问了 有没有关于端午的书籍呢? 答案是:有! 阿图为大家推荐几本,关于端午的书籍供大家阅读~ 《粽香在舌尖舞蹈》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作者:黄荣才著 索书号:I/ 馆藏地点:少儿书库 内容简介: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楚辞》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屈原 索书号:I.3/ 馆藏地点:图书总库 内容简介:《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图文来源:钦州市图书馆 ▍图文整理:区羡良 ▍校对:罗艳丽 ▍审核:何文宾 ▍投稿邮箱(有稿酬):qzswgtlj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11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喝雄黄挂菖蒲,专家解读端午节里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