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端午,别忘老祖宗留下的传统“5吃2做1忌”,消灾驱邪添福气

明日端午,作为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三大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吃粽子,挂香囊,插艾草,系五色丝线,吃五黄菜、饮雄黄酒,赛龙舟,驱五毒等多种民俗丰富多彩,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明日端午,别忘老祖宗留下的传统“5吃2做1忌”,消灾驱邪添福气,好运自然来。

吃5样

1、吃粽子

吃粽子流传最广的意义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人丁兴旺、光宗耀祖、功名得中的美好寓意。因为“粽子”谐音“中子”、“众子”,寓意人丁兴旺。而“粽”和“宗”、“中”音近,古代民间又有“光宗耀祖”、“功名得中”之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吃鸡蛋

吃鸡蛋也是我们端午节的老传统,在古代民间相传吃蛋生心,因为蛋形如心,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通常端午要用艾草煮鸡蛋,除了吃鸡蛋,还要给孩童挂蛋,祈福孩童不生病,寄托了人们远离疾病,祈福健康的美好心愿。所以,端午节吃鸡蛋为了讨个好彩头,图个吉利,寓意端午安康,象征着团圆美满,还有除邪避灾之说。

3、吃油炸糕

油炸糕也是端午必吃的食物之一,南方吃煎堆,是福建一带的传统,北方吃油炸糕,古代民间有补天之说,节前阴雨连绵,端午节吃了“煎堆”(油炸糕)后雨便止了,天就补好了。寓意平安吉祥,还有步步升高的美好寓意。

4、吃五黄菜

在我国很多地方端午都有吃五黄菜的习俗,包括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主要是为了辟邪祛暑。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民间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通过吃五黄菜,抑制霉运,避瘟驱毒,提升自己的精力,祈求健康长寿。

5、喝雄黄酒

我国许多地方自古就有端午节喝雄黄酒,在房子内外洒一些雄黄粉,在孩子的耳朵、鼻子和额头上涂抹点雄黄酒的习俗。在远古时代,五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是恶日,每年五月五日,五毒出没,时疫频发,雄黄有解毒的作用,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为了辟邪解毒、驱除蛇蚁。据说端午节喝过雄黄酒之后,一整年毒虫都不敢近身,寓意健康平安。

做2事

1、插艾草

常言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门上插艾主要表达辟邪驱瘴之意。所以,端午节门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草,有些地方还把艾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祈求吉祥如意。还有招百福之说,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2、挂葫芦

端午时节,很多地方也有挂葫芦的习俗,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后演变为纸质葫芦。端午前大街小巷都有彩色葫芦销售,葫芦口小肚大,象征财库饱满,纳财致福,可增加财运、广纳四方财。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屋门口、大门口和窗户上檐都会挂葫芦,去病化煞,祈福纳财。

1忌讳:忌说“端午节快乐”

尽管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是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家喻户晓,为逝者讳,忌说“端午节快乐”,"端午安康",才是最恰当的。

明日端午,别忘老祖宗留下的传统“5吃2做1忌”,消灾驱邪添福气。欢迎留言,喜欢这道食谱请点赞,转发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1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