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10个小偏方治疗带状疱疹有奇
点上面“蓝字 蜈蚣适量。 将蜈蚣置于瓦片上,以文火焙干,研为细粉,加少许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涂搽患处,一般每日3~5次。 解毒,镇痛。用治缠腰火丹。 注:缠腰火丹又名蛇丹。症为皮肤潮红,疱疹簇集,形为索带,蛇行排列。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部,故又称缠腰蛇丹;其次为胸肋部、面部。患部先有刺痛,继而出现水泡,大小如黄豆或绿豆,累累如串珠,排列成索带状,基底发红,水泡群之间皮肤正常。水泡液初透明,以后转为浑浊。本病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相当于带状疱疹,宜清热利湿,泻肝火以治其本。 据《四川中医》年第6期介绍:患者刘某,男,18岁。因到河塘游泳,2日后左肋处起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迅即变成水泡,透明澄清,疱壁发亮,周围红晕,患部胀痛,有灼热感,难以忍受。在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以炉甘石洗剂外搽,肌注维生素B6不效。后用蜈蚣粉外搽患处,1日痛减,3日水泡消失,5日结痂痊愈。 ↓《方2.》↓ 何氏验方 明雄黄4.5g,生龙骨4.5g,炙蜈蚣1条 上药共研细末,真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 带状疱疹。 《祖传秘方大全》 ↓《方3.》↓ 茯苓20克。 将茯苓加水煎煮,取药汁。 代茶饮。 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于脾虚湿蕴的带状疱疹。 ↓《方4.》↓ 火丹散 大黄30g,黄柏30g,飞滑石21g,青黛60g,冰片5g,甘草10g, 将上药分别研细末,尔后混研,过目筛,取药末4份如凡士林6份,调和为膏备用。外敷患处。 带状疱疹、湿疹,虫蛟皮炎。 《精先八百外用验方》 ↓《方5.》↓ 大枣马齿苋粥 大枣12枚,鲜马齿苋30克,苡仁50克,红糖适量。 按常法煮粥服食。 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适合湿盛型带状疱疹患者食用 ↓《方6.》↓ 二黄柏树方 雄黄、大黄各15克,柏树枝50克,冰片3克,芝麻油适量。 将柏树枝烧灰,再与前2味共研细末,另将芝麻油烧沸,倒入药末,待凉后加入冰片,搅成糊状,备用。 均匀地敷于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可换药2次。 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带状疱疹。 ↓《方7.》↓ 无花果叶治热盛型带状疱疹 鲜无花果叶5~7片,洗净捣烂,加入米醋少许,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直至病愈。 ↓《方8.》↓ 蕹菜焙末治带状疱疹 蕹菜,菜子油。 蕹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末,用菜子油调成膏状。患处用浓茶水洗净,然后涂抹此油膏,每日1次。 清热,凉血,解毒。用治带状疱疹。 ↓《方9.》↓ 马齿苋治热盛型带状疱疹 马齿苋30克,赤小豆60克,大黄4克,雄黄2克,麻油适量。将前4味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麻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以薄层纱布覆盖。每日换药3~5次,直至病愈。 ↓《方10.》↓ 仙人掌治缠身龙 新鲜仙人掌、粳米粉、米泔水各适量。 仙人掌去针及绒毛,切片,捣烂,再加入粳米粉和米泔水适量。捣和均匀使成粘胶状以备用。用时将已制好的胶状物敷于患处,外盖油纸,绷带包扎固定。每隔3~4小时换药1次。 除痒止痛。用治缠身龙(带状疱疹)。 据《浙江中医》介绍,仙人掌清热解毒,经用此方治疗30例,分别观察,4天即结痂痊愈。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5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肽对各类疾病的改善调理方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