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大蒜,又名荤菜、葫。属百合科植物。药用以独头紫皮大蒜为佳。

性味:辛、温,有强烈蒜臭气。

成分:大蒜的药用有效成分为挥发性的大蒜素以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新鲜大蒜无大蒜素,而含一种蒜氨酸,此酸被大蒜中存有的大蒜酶水解后生成大蒜素。因此,新鲜大蒜不辣,风干的老大蒜较辣,越辣越好。此外大蒜还含有大蒜甙,有降血压作用。另含一种物质,可增强身体同化维生素B1的能力。大蒜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1、C、粗纤维、钙、磷、铁等。蒜苗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

药理: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大蒜汁、大蒜浸出液及大蒜素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以生用为佳。此外,对多种致病真菌、原虫有杀灭作用。体外试验,对动物生殖细胞及肿瘤细胞亦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试验证明:用大蒜的新加仑制剂Alifid治疗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功用:有抗菌、消炎及驱虫作用,并且有健胃、镇静、镇咳、祛痰、强壮等功用。对防治感冒和胃肠道细菌性传染病等有较好效果。

便方:

1.预防流行性感冒:大蒜捣烂取汁,加水10倍,用以滴鼻,或口含两片生大蒜亦可。

2.感冒、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大蒜、葱白、生姜适量等分,煎汤温服,出汗即愈。

3.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大蒜捣汁,加甘油两倍,在用盐水洗鼻后,拭干,以棉球沾药塞于鼻内(无甘油可用蜜蜂)。

4.百日咳,上感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紫皮大蒜1球,去皮切碎,桔饼1个亦切碎,共加水一碗,煮一、二沸,过滤去渣,再加白砂糖适量,1日分2-3次服。

百日咳还可用大蒜瓣(撕去蒜皮)捣烂如泥,均匀摊于纱布上,厚约3-4分,于睡前敷贴于两足底(足底必须先涂凡士林或猪油,以防起泡),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膜,穿上袜,翌晨除去。如果足底没有痛楚,可以连敷3-5晚,或隔天敷一次。此法亦适用于其他晚间剧咳。

5.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独头蒜1个,切薄片,平放于“大椎”穴,以艾绒搓成如小豆大的团,放在蒜片点燃(燃尽为一炷),连灸2-3炷,以感觉灼痛、不起泡为度,隔天或2-3天1次。

亦可用紫皮大蒜瓣15片(小的20片),去皮,放入水中煮1-1.5分钟,取出,以其水与糯米一两,煮成稀粥,然后再将原蒜瓣放入粥内搅拌均匀即可食用,食此粥同时食白芨粉3克。如此早晚各吃一次,连吃10-15天,暂停3天再吃。

6.鼻衄不止:生大蒜2、3瓣捣烂,摊在布上,如钱币大,贴于足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贴左足,右鼻出血贴右足,两鼻出血俱贴之,至足底痛甚起泡即除去。

7.虐发不止:生大蒜头捣烂,鹅儿不食草研末,与蒜一起捣和,做成小饼如“棋子”大,敷于“大椎”穴或“太渊”穴,以发泡为度。另以30克大蒜捣烂如泥,与水飞雄黄15克一起做成小豆大丸子,每服3克,日服2-3次。

8.上消化道出血:大蒜瓣4份,玄明粉1份,混合捣烂后,取90克用四层纱布包裹,贴敷足底涌泉穴缚定,于3-4小时后除去,每日贴敷一次,直至血止后停药。注意贴药前脚底心需涂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足底起泡(湖南科技资料,某医院观察42例,40例获得治愈)。

9.痧气腹痛,中暑,心胸涨闷,呕吐泻痢(包括急性胃肠炎):生大蒜1球,去皮膜切成细粒,温水送服,1日2-3球,重症可加倍用。

10.急性阑尾谈:大蒜50%,芒硝、大黄各25%,捣如泥,加醋少许搅和,敷压痛点上,厚约1寸,四周以纱布围成圈,防药液流出,2小时后去除,再用大量敷上。共治34例,有效率96.2%(资料来源:江苏高邮、淮安等地)。

11.肠炎,痢疾:大蒜10-15克捣烂,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也可加糖,1日2次分服(或大蒜烧存性,研末,每服1.5-3克,1日2-3次)。

12.阿米巴痢疾:每日用5-10%大蒜浸液灌肠,同时用大蒜5克,切成小粒,温水吞服,1日2-3次。

13.钩虫,蛲虫:生大蒜适量,切细粒,空腹吞服(用于钩虫病)。或用大蒜捣烂,调入凡士林,临睡前涂于患者肛门周围,第二天洗涤清洁,连涂3-5晚(用于蛲虫病)。

14.高血压: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球,并连带喝一些糖醋汁,连吃10-15天,能使血压比较持久的下降。又据报道,此法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顽固咳嗽等也有效。

15.预防冻疮:入冬前将紫皮大蒜捣烂,擦在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

以上便方中,小编自己曾在年幼时期体验过一次。年小编因患急性阑尾炎,没有手术,当时医生采用文中描述的方法给我进行治疗。印象中此方法疼痛难忍,像火烧一样,但是坚持三四天,每天30分钟-60分钟。症状很快缓解,至今没有复发。但是当时留下一个圆形黑色印记,大概10来年后就消失了。

很多便方其实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是古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实践出真知。但是由于现在的医疗环境很差,以及普通大众对医学常识的过分解读,医生也很少再让病人采用此保守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