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中草药附子
-------------------------------------------------------------------------------------------------------------------------------------------------------------------------------------------------- 附子是一种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中药材,知道它能预防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但有些人在市场上购买附子时却会发现附子还会黑附子和白附子两种,这种附子并不相同,来源与功效都有明显区别。 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1、来源区别 白附子和黑附子在来源上有明显区别,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地下块状根,他主要出产在中国河北,甘肃等地,而黑附了则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根,它主要出产在中国的四川境,黑附子在平时生活更多的会被人们叫做附子。 、成分区别 白附子和黑附子在成分上也有一定区别,白附子中含有丰富的蔗糖胆碱和草酸钙,它还含有一些天然的粘液质而黑附子中则主要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乌头碱,它还含有一些北乌碱,其他物质的含量则比较少。 3、毒性区别 白附子和黑附子都是带有毒性的中药材,但两者的毒性并不相同,白附子的毒性特别大,对人类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而且能影响人类中枢神经功能,人们在中毒后会出现口舌发麻和四肢抽搐而黑附子的毒性,主要反映在它含有的乌头碱上,人们服用它后出现了中毒反应,多表现在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上。 4、功效区别 白附子和黑附子在功效上也有明显区别,白附子是一种能祛风化痰止痛并能软件散结消肿止痛的中药材,而黑附子则是一种能散寒止痛和补阳助火的中药材,它还能入肾经能提高人类肾功能更能提高人体抗寒能力,能防止人体因寒湿入侵而出现疾病。 看过上面对白附子与黑附子区别的介绍后,大家能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能知道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以后大家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对症用药正确用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们发挥好的药用功效。 温里中草药: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脾、肾经。 功效:主治:回阳救逆,补益阳气,祛寒止痛。用于亡阳虛脱、肢冷脉微、寒湿痹痛、虚寒吐泻、心腹冷痛、阴寒水肿、阳虚外感等。 服用禁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者及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等同用;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良方精选: 《方1》 配方:附子0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附子与白砂糖水煎取汁 用法:每次服3毫升,每日3次 功效:适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方》 配方:附子3克,葱白15克 制法:将附子研细末,加葱白捣成泥状 用法:取黄豆大小的一粒,置于圆形的纸或纱布上,再贴于痛侧的太阳穴上,约1小时后取下。 功效:可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 《方3》 配方:附子15克,雄黄、硫黄、朱砂、密陀僧、白及各6克,雌黄1.5克,麝香、冰片各0.9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粉 用法:用生姜蘸药粉涂抹患处 功效:和营血、消斑痣,适用于白癜风 《方4》 配方:附子、浙贝母、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 制法:将以上除皂角外的6味中药共研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加药粉捣为丸 用法:早、晚擦面。 功效: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5》 配方:附子、干姜、高良姜、乌头各10克,胡椒、荜茇、人参、红豆蔻、白术、肉桂各3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服30丸,每日3次,饭前米汤送服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风寒入腹、寒湿久滞、冷痛时作者 《方6》 配方:附子00克,白芷、黄芩、防风各10克 制法:才将上述所有中药研成粉末状,炼蜜为丸 用法:洗完脸后,用丸子擦脸,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美颜增白。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7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野外如何找到黄金这里有方法
- 下一篇文章: 宋朝汴京市民饭桌上酒文化吃什么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