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来三源,N多优惠送给您
又是一年端午到,香甜的粽子,有趣的赛龙舟。说起端午节,你会想到哪些传统习俗呢?01吃粽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源于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于汨罗江抱石自沉后,当地居民十分悲痛,但一直没有打捞出屈原的遗体。后来为了防止水中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将一些食物投入江中,希望能转移鱼虾的注意力,到后来逐渐就发展和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在造型方面,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小宝塔形、枕头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盛产竹子,以竹叶来缚粽。大多采用新鲜竹叶,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习惯用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很大,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长不及两寸的甜粽。粽子主料为糯米,先用苇叶或竹叶(箬叶)包裹,然后用细绳系好,最后进行蒸煮,熟后打开箬叶即可食用。粽子发展到如今,种类繁多,东西南北差别各异。02赛龙舟赛龙舟现在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也是一种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都很流行。03点雄黄酒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用菖蒲艾蓬蘸酒洒在墙壁角落、门窗以及床下等等,或是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把雄黄涂抹于小孩额头上,据说可以驱避毒虫。最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一是雄黄具有驱毒的功效,二是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之意来镇邪。04佩戴香包香包又叫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碎布缝成的,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会香气扑鼻。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05挂艾草人们在门头、窗楣上悬挂白艾,使居室内外弥漫着一股药香味。白艾又称五月艾、端阳艾,其性温、味苦。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于门窗,可借助其气味,驱除邪气,消去病毒。有的传说,屈原在《离骚》中将朝中奸党谗人喻作恶臭的“萧艾”,后人将艾悬挂于门楣,意将奸臣小人悬于门外示众。06系五彩绳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07吃咸鸭蛋咸鸭蛋微寒,能滋阴、清肺,还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咸鸭蛋不仅有药效,而且能补充人体因炎热而产生的盐分缺失和一些营养物质的消耗,是一种夏季食补和佐餐佳品。江西南昌地区过端午节时,将鸡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好,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祝福孩童逢凶化吉、平安无事。河南、浙江等地农村逢端午节则吃大蒜蛋。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有的还加几片艾叶,与烙油馍一起作为一家人的早餐之用,认为这种食法可驱除病毒,有益健康。其实这么多的习俗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最大的心愿。 浓情端午 源宝为您送上暖心福利 优惠已备好 快来三源“粽”享优惠~ 最后祝大家 睡得安心,过得舒心, 吃得甜心,玩得开心! 端午安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8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节middot端午节特殊时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