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啥叫女儿节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端午安康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迄今为止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在中国,曾有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遭受陷害被皇帝冷落,投汨罗江(TheMiloRiver)而亡,为了保护他的身体,人们向江里投入米团来吸引鱼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划船、包粽子。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用文字记录下了对于古人的讴歌和节日的感受,端午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提到端午节,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还是赛龙舟、佩香囊呢?小编此时脑海里浮现的是端午节多达二十多个的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之中最多,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快快点开信封查看它都有哪些昵称吧。 点此查看别称 端午“拍了拍你”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名鼎鼎的“端午节”,出生于5月5日,大家可以叫我的昵称: 重五节、五黄节、端阳节、解粽节、天中节、躲午节、女儿节、菖蒲节、艾节、浴兰节、龙舟节、地腊节、夏节、五月节、债节等等 至于我这些昵称的来源,请阅读下文一探究竟吧~ 重五节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thefifthdayofthefifthlunarmonth),而“五”与“午”同音,所以也称“重五节”,在中国过端午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农历的五月被称为“毒月”,五日被称为“恶日”,因为普遍认为这一天“五毒并出”,邪恶当道。 东亚地区流传的一句谚语道:“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被称为五毒。 五黄节 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古人还有食用五黄的习惯。因为五月五日过后,天气开始变得闷热。 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血不顺,需要调整气血,因此就将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realgarwine)一起服用,以此来调顺理气,让气血通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当中,白娘子饮用了雄黄酒之后便现出原形,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祛毒辟邪。 端阳节 端午又称为端阳,其中一种说法是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清代李静山曾在其文学作品中用到“端阳”这个别称。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解粽节 古人在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以长者为胜的游戏,因此端午又有“解粽节”之称。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因此称这一天为“天中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中记载到:“端午为天中节,人家包黍秫以为粽,束五色彩丝(five-coloredsilk-threadedbraid)” 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节选)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躲午节 古时候有些地方认为五月是一个灾祸频出的月份,不吉祥,因此会把孩子送到亲戚家躲避灾厄,因为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躲午”,也就诞生了“躲午节”这个名字。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菖蒲节、艾节 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端午阳气旺,且艾、菖长势茂盛,每年端午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 端午与艾草的关系也反映在一些古诗词之中: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侯置《朝中措》 年年重午近佳辰,符艾一番新。 宋郑清之《谢玉泉君黄伯厚和韵》 嘉节迫蒲艾,早计数萸菊。 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亦有浴兰节之称,如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苏轼的诗词中也有相关记载: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龙舟节 龙舟竞度最早是古代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 地腊节 道教把全年分为五腊,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一年中的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五月五日是道教中的地,这一天五帝会与南方。因此道教认为这一天最为适合祭祀。 《道书》 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解厄, 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云笈七笺》 五月初五名地腊, 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解厄。 夏节、五月节 五月五日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仲夏之日。这天之后,气温开始上升,因此得名。 债节 债节,又称还账节,讨债节。贸易场上,借钱欠钱是常有的事情,古时对于还债的日期也是有讲究的,端午时节恰逢夏季丰收季节,是约定俗成的债节;中秋前后,恰逢秋收时节是第二个债节;过年的时候,商家需要对一年的收支进行清点,做出来年的规划,是第三个债节。 清顾铁卿《清嘉录》 贸易场中以端午、中秋、除夕为三债节, 按节索欠,谓之三节账。 在鲁迅的《呐喊》文集中《孔乙己》一篇对此也有过相关记载。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孔乙己》 端午安康 端午节的不同叫法你都get了吗?每一个别称背后都蕴含着不同地区关于端午的不同习俗和文化传统,也承载着不同地方的人民对于端午各不相同的回忆与纪念。 在了解了那么多端午节的别称之后,是不是感觉到节日的脚步缓缓而至,粽叶飘香,端午安康~ 粽子节要到啦! 点 击 请 你 吃 粽 子 往期国才精选 请输入 中国首个美女虚拟学生入学清华!人工智能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国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9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来了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长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