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703/4419219.html
小暑一转眼就到了7月7日10时38分将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节温风已至暑气正浓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公历每年7月6日、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小暑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五个节气。小暑至,年过半。一路攀升的气温带着绵绵不绝的雨水,将我们拉进最具特色的季节。碧叶红荷,十里清香,山涧莺啼,蝉鸣入堂;时而云雨蒸腾,时而阳光热浪,这是热烈与温柔并存的时节。俗话说,“热在三伏”,9天后,7月16日入伏。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热的风阵阵袭来,蟋蟀离开田野到屋檐墙角处避暑,老鹰盘旋高空寻觅清凉。一言以蔽之:“热”!陆游曾这样描写炎炎夏日:“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屋顶的瓦片仿佛条条火龙,即使坐着不动也汗如雨下。小暑与三伏天接踵而至,伏日里人们常常“苦夏”,食欲不振,开胃解馋的饺子便成了饭桌上的常客。“头伏饺子二伏面”,常见的俗语里总是藏着古人朴素的智慧。炎热的夏季,蛇蝎等五毒活动频繁,即使是无毒蛇,也会吓到人,所以很多人用传统的中药来驱除蛇虫,雄黄、大蒜、蛇倒退、蛇灭门、七叶一枝花、凤仙花,把这些中药洒到阴暗角蛇虫容易藏匿处,就能安稳度过一个夏天。最嚣张的是蚊子,苍蝇;蚊子和苍蝇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痢疾、霍乱、伤寒等。个别体质敏感的人还会发生虫咬皮炎、感染甚至休克。自古至今,民间积累了丰富的驱蚊蝇经验,试试下列本草驱蚊蝇。1.浮萍驱蚊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孙思邈验方: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可以驱蚊。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雄黄是一味有毒的广谱驱虫药,也能驱蚊虫,浮萍中略加一点雄黄驱蚊效果更好。《卫生易简方》记载:“浮萍、羌活为末,焚之,蚊自绝。”《外治寿世方》记载“取池中浮萍晒干,晚间与苍术、白芷同焚,蚊感其气,悉化为水”。这里羌活、苍术、白芷等中药都是辛香开窍、化湿辟秽之品,特别适用于长夏湿热交蒸之季使用。2.艾蒿烧烟驱蚊端午节前后,多地民俗常用艾蒿数枝挂于门旁,具有祛邪和防虫的作用。艾蒿燃烧后形成的烟雾中富含挥发油,带有极强的芳香气味,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的作用。陆游有诗曰:“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至今我国北方人民夏日仍喜用艾草熏烟驱蚊,花期的茵陈蒿也可用来熏蚊。艾叶也是制作香囊和香薰制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3.苦楝花驱蚊《卫生易简方》记载“用苦楝花、柏子、菖蒲各一两,为末。慢火烧,闻气自去”。这是将苦楝花和柏子仁、石菖蒲配伍在一起做成香篆使用。还记载:“夜明砂与海金砂二味同和苦楝花,每到黄昏烧一捻,蚊虫飞去别人家。”夜明砂为蝙蝠的粪便,蝙蝠以蚊为食,是蚊子的克星,故而取用。苦楝子为极苦寒的药物,临床上是一味功效良好的杀虫药。4.荠菜花驱蚊《卫生易简方》记载“清明日,日未出时,采荠菜花枝,候干。夏间做挑灯杖,能祛蚊。及取花,阴干,暑月置近灯烛,令蚊蛾不侵,故名护生草。”荠菜的枝叶和花被灯火熏烤时能够散发出具有驱蚊效果的香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荠菜阴干,悬挂于墙角,或者作为插花,在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还可收驱蚊之效。5.藁本驱蝇《外治寿世方》中记载“用藁本煎汤,浸抹布,拭酒器并桌子,(蝇)自不来。”这个方法简便可取。藁本具有浓烈香气,临床常用来发散风寒,治疗太阳发热头痛,取其水煎液外擦餐具餐桌,有消毒防蝇之效。苍蝇生于秽浊之地,而藁本具有芳香辟秽之力。6.迷迭香驱蚊迷迭香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全草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海药本草》记载:“迷迭香,味平,不治疾。烧之祛鬼气,合羌活为丸散,夜烧之,辟蚊蚋。”羌活是一味具有芳香之气的升清辟秽药物。迷迭香配伍羌活做成药散做香篆使用,也可以加入蜂蜜作成香丸,置炭火之上熏香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迷迭香芳香走窜之性较强,用量不宜过大。现代的熏烧蚊香、挂帐避蚊、生态灭蚊等手段,其实都是中国古人的点子和发明。这里先说古代最早使用的“熏香”。古人将烧蚊香驱蚊称为“熏”,这也是古人夏天对付蚊虫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周礼》“翦氏”条记载:“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yng)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现代熏香驱蚊)翦氏就是负责给周王家驱虫的官,其工作有两种,一是祈祷神灵驱虫害,一是点燃莽草熏虫。前一种借神力驱虫当属迷信,但祈祷神灵时如果燃香,客观上会有一种驱虫作用。游客会发现,庙里大多没有蚊子,有人附会这是神使了魔力,实际不是的。(佛堂)古人多用沉香、檀香等所谓“香药”来制香,内有十几种天然草药,这类香又称“汉药香”,是中国传统的制香工艺。这些草药有的本身就含有驱杀蚊子成分,在庙里进香焚之,可驱蚊蝇可祛异味,这也是庙堂不生蚊虫的主要原因,可见,庙里没有蚊子并不是怪事!而后一种燃草“熏之”,便是古人最常用的对付蚊虫之方法。用“熏”的手段来驱蚊虫又叫“熏香”,在先秦时使用很广,包括室内环境消毒、祛味、衣物增香都会“熏一下”,甚至连老鼠这样大点的动物都可以用熏的手段将之驱逐。如《诗经豳风》中那首《七月》诗便称:“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从考古发现来看,五千年前已有专门的熏香用具,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一只灰陶熏炉。到战国时,熏香用具不只器型漂亮,焚熏原理也更科学。(图:铜熏炉)年从江苏涟水县三里墩西汉墓中出土的“银鹰座带盖玉琮”,其实就是一个战国时期玉琮造型的熏炉,将玉琮加盖、加座,中置铜内胆,便成了一件高档的熏炉。这只熏炉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出土时器内尚有烟熏残迹,应该是墓主生前熏香实用器。秦汉以后,从民间到贵族家庭都开始熏香。现在文物市场上常见的“博山炉”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图:汉代博山炉)博山炉是一种高级熏炉,又称博山香炉、博山香熏、博山熏炉,因器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到后来,古人的熏香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环保。如唐朝时流行的“隔火熏香”已不再直接焚烧香品,而是通过隔火片加热,不出烟却能让香气散发出来,驱走蚊虫,现代电热蚊香便利用了这个原理,区别仅是使用方式更简单、所用的蚊香原料驱蚊效果更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