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让我忆起了当年

在超市买来了粽子、咸蛋和蛋黄包,蒸了一大笼,再倒了一杯红酒,过起了我一个人的端午节。

我一边吃着一边跟家人们聊着天,听着老父亲又一次地讲起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感怀着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勇于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重温着父爱、母爱的关怀和祈祷,心里升腾起一种非常特别的滋味和温度。

看来这一餐我蒸得太多了,蒸好的粽子、包子和咸蛋,才吃了一半就感觉饱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集在一个干净的盘子,放进了冰柜,准备当晚餐再次食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城市里,粽子、包子和鸡蛋,是天天都有得吃的普通食物,是我们很多打工人的早餐或宵夜必食之物。所以,今天买来的这些,吃起来并不会觉得很特别,只是传统的为打发一个节日而已。

这如果要说到我们儿时,那这个三样,是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不到端午节这一天,几乎是想也不用想的事情,平时是根本吃不到的。不知不觉,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

我的家乡在江西修水,地处长江中下游,隶属于江南西北地区,那时,交通和经济都不发达,家乡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薯类作物为主,小麦虽然也有种植,但一般都种得比较少,所以一年四季,都是以大米和红薯为主食,面粉和面条等,是有客人来了为招待客人才会偶尔能吃到的食物。

每年端午节到来前的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大概农历4月中旬,母亲和奶奶就会把聚下来的鸡蛋或鸭蛋拿出来,挑选最大、品质最好的,放在清水里洗干净、晾干。再把放了食盐的水烧开,摊凉,装进一个瓦缸,然后把晾干的鸡蛋或鸭蛋放进缸里,密封,这样,端午节必备的咸蛋就只等着使用了。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就会把腌制好的咸蛋拿出来,清洗之后煮熟,然后用从供销社买来“食品红”(一种红色的食品染料),把鸡蛋一个一个染成红色。当然,也有的家庭会染成蓝色或者绿色的。在端午节到来大概一个星期之前,我们所有的男女姐妹们,都会争相用五彩丝绳或毛线编织好蛋袋,就等着端午节这一天,收到咸蛋之后装好,然后挂在脖子上或者上衣的扣眼里,有的小孩挂一个,有的小孩会挂上三五个,挨家挨户去串门或者跟小伙伴们比谁的蛋大,比谁的蛋颜色好看,现在想想,那时也懂得一股子的炫耀劲,好不热闹!

我们农村过每个节日都会有很多习俗。就像端午节这一天,活动种类就非常多,但不同的人家,进行的活动也会略有不同。最普遍的几大活动有:制作大蒜酱,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用雄黄水洗脸和消毒,上山采草药等。

我最怕事情就是剥大蒜头,不但手会很辣很痛,最怕的就是大蒜液喷到了眼睛里的那个受难劲。母亲把饱满的蒜头瓣倒在地上,用剪刀剪去蒜尾,再剥去外面的蒜皮待用。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剥蒜皮,因为操作不当,把大蒜液挤出来射进了我眼睛,辣得我当时大哭了半天,所以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剥蒜了。

剥皮后的大蒜子看起来非常可爱,一瓣一瓣白白胖胖的躺在盆子里,母亲会把它们洗净,然后捣碎,加入菜籽油、食盐、酱油、茴香等调料,再用一个玻璃瓶装好,盖上盖子,留待第二天来开启食用。

这时,父亲会把采摘回来的艾草和菖蒲,用剪刀修去坏叶和秃杆,艾草会挑出几株长势最好,杆株最粗的,然后把靠近底下一端的叶子摘去,并把杆头那里用刀削尖,以方便到时插入门缝。

菖蒲叶挑好以后,用彩线绑扎成小扎,然后再吊到艾草上面。做成两个扎扎实实的艾草菖蒲扎之后,就把他们插在房屋大门口的左右两边,靠近门框上方的三分之一处。

听父亲说,艾草和菖蒲有驱邪的功效。因为这一天,屈原跳了汨罗江,把江里的很多怨鬼和邪神都惊吓到了,跑出来人间布病、闹事,艾草和菖蒲的气味,会阻止他们进入我们的家庭,所以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庭平安、健康,没有病痛。

挂好艾草和菖蒲之后,父亲就会接着制作雄黄水。“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也叫石黄、黄金石等。把买来的雄黄捣碎,然后用一个大木桶打好清水,放进去搅拌均匀,再加入一瓶白酒,这样,端午节使用的消毒驱邪的雄黄水就制作好了。五月初四的晚上,父亲要我们全家人都用雄黄水把脸、手、脚都全面的洗一次,然后把剩下的雄黄水,用喷雾器在房前屋后和屋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喷一个遍,一是驱邪,二是杀虫。

其实,能不能驱邪当时我真的不得而知,但杀虫、消毒的功效确实是一流的。小时候我们农村家里会经常看到有蜈蚣、蛇、老鼠等病害,如果这些东西一旦沾上了雄黄水,或者它们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洒了雄黄水的地面,不到几分钟,就会翻腾几下折腾而死掉。我就亲眼看到过有很大的蛇和蜈蚣虫被雄黄水杀死的情况。家里洒了雄黄水之后,蚊子、苍蝇等我最讨厌的几种飞虫,也会少很多的。

五月初五一大早,天还是朦朦胧胧的,没有亮,父亲就会轻轻的起床,穿上草鞋上山采药,除了前一天使用过的艾草和菖蒲,还会采回多种我到现在都叫不出名字的中草药,然后用一部分洗净放进大锅煮沸,把水过滤出来,等到晚上倒在我们每个人洗澡的盆里面用来洗澡;剩下的大部分,会摊在阴凉的地方让它风干,收集起来留待后面有需要时再拿来使用。

等到父亲采完山药回来,已经到了早上八、九点钟了,这时母亲制作的包子、鸡蛋等全部都蒸熟了,就叫醒了我们姐妹几个起床。再端上前一天腌制好的大蒜酱,一家人便一起过起了端午节。我有点不太喜欢大蒜的味道,可是奶奶非要我吃不可,说我体弱多病,端午节那天吃了大蒜酱,我的病就会自然消除,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我们打工人在外面,或者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在中午或晚上才过端午节的。可是在我们农村,其实端午节大部分家庭是在早上度过的。到现在我才知道,其实端午节这天整天都是节日,什么时候过都可以,没有一个限定。而我们那时,父母双亲为了不耽误白天耕种,就选择在早上过,过完以后好继续他们的外出劳动。

吃过端午饭之后,父亲和母亲交代我和姐姐照顾好弟妹,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不跟邻居的小孩打架等事情之后,就拿着农具外出干活去了。

端午节自年起,就被国家规定为法定节日,同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我们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大部分单位都会放假,让我们休息1天甚至2天。而在我们农村,进入五月,基本上就算进入了夏种夏收的繁忙季节,那个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基本都是早出晚归,一天时间我们很少能见到面。早上做好的饭菜,会带一份出去,到了中午,就随便找个大树底下,或阴凉一点的地方,三下五下吃完饭,休息一会又顶着烈日开始干活,这样一直到晚上9点多了,天气完全变黑之后,才会回到家中。

每当想起这一切,我的心就会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我辛苦的父亲和母亲,为了我们的一家倾其所有能力和体力,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到现在,他们都进入了古稀之年,可是我们还不能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过上几个能够团聚的节日,这种心里的痛,这种亏欠的感觉,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打字到此处,我准备收住键盘,结束我这篇文章的写作。也算是我今天端午节对儿时往事的一段简短回忆吧!

在此,祝福读到我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端午节安康,人生顺利,家庭幸福!

也让我们把最美好、最真诚的祝愿,再一次送给我们的父母亲人,送给我们的祖国:

愿我们的父母亲人安好,健康长寿;愿我们的祖国安好,国泰民安!!!

朱哥心语

-6-3作于广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