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看民俗文化传承绵延不息人民资讯
李从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视频加载中...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这里的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许多传统习俗,都与祭祀屈原有关。在秭归,端午比年大,过得比春节还要隆重。有的人家还贴起端午对联,门口插艾叶菖蒲。大家在一起包粽子、用雄黄画额,喜庆端午。 前后过三次端午大过年 总台记者徐之昊: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屈原的故乡,湖北宜昌秭归。在我的身后,是这里的端午习俗馆。我们看到有人在门口正在贴对联,这个叫端午联。因为秭归长期以来一直有着一种说法,叫“端午大过年”,所以在端午的时候也要贴对联。不仅如此,这里的端午前前后后一共要过三次。从农历五月初五开始,过“头端阳”;到五月十五,过“大端阳”;五月二十五,过“末端阳”,总共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雄黄画额辟邪防疫 总台记者徐之昊:过去南方在端午节前后的时节,很多地方又热又湿,蚊虫肆虐,瘟疫疾病容易蔓延。而雄黄被古人们认为具有辟邪防疫的作用,因此到了端午节,秭归的人们会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子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发面粑粑秭归端午特色美食 总台记者徐之昊:这一种特色的美食叫发面粑粑,是用端午前后新收割的小麦,用古法加工,然后蒸熟制作而成的。到端午节,秭归的人们要全家人围在一起来吃发面粑粑。 总台记者徐之昊:在端午节说到吃,就不得不提到粽子。秭归的粽子,里面一定会加上一颗红枣。当地人说,有棱有角的粽子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性;洁白的糯米,象征着屈原廉洁清白的一生;红枣,象征着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红心。 总台记者徐之昊:在秭归的端午节,除了有点雄黄、吃发面粑粑、包粽子这些习俗之外,还有门口热闹的民俗表演、赛诗等等活动。秭归也欢迎来自全国各地人们能够到屈原的故乡,一起来感受这里端午的习俗。(总台记者徐之昊王伟超潘巍孙丽鹏魏轶) (编辑程程)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2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店的牛黄解毒丸,能长期吃吗和牛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