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汗微微透势纳,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阳佳节,清晨起床,买来艾叶菖蒲桃枝紫苏,悬于房前屋后、挂于窗畔门旁,宜人清香中开始了节日生活:

  兰汤沐浴

  “兰汤沐浴,神清气爽,换上漂亮的传统服饰。”

  端午日以兰汤沐浴为华夏古俗、《大戴礼记.夏小正》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屈原《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今江南民间以艾草、菖蒲、佩兰、益母草等煮香汤沐浴,即上古之遗风也。早岁苏锡地区的公共洛室中,端午日亦于大汤池中放以香艾和菖蒲等。

  包粽饮雄黄

  “包粽饮雄黄,一家人吃粽子,食鲜果,饮端阳美酒,温情融融。”

  家人一起动手,洗粽叶,包粽子,打开新泡的朱砂菖蒲酒,摆上时鲜水果五毒饼,清凉的晨风中,端阳家宴就要开始了。

  在烧酒或黄酒中调以些许经太阳曝晒几日的雄黄或者浸泡九节菖蒲根,谓之“菖蒲雄黄酒”。宋《本草图经》载:“五月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避除百疾而禁百虫。”清《清嘉录》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菖蒲,根有香气可入药。用其浸制药酒,服之可避瘟疫。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辟瘟气。”古称端阳酒。此香酒既可以在端午节饮用,亦可酒在屋内墙角处驱虫祛疫。但雄黄中含有毒的硫化砷,不可多饮更不能加热后饮用。

会稽山纯正五年半干型绍兴黄酒ml*8瓶整箱装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妻子给丈夫孩子佩上亲手绣成的端午香囊,家人互系五色丝,丈夫给妻子鬓间戴上石榴花、豆娘。”

  五月初五,旧时被视为毒月恶日,禁忌颇多。端午这天,江南地区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家家门头插菖蒲剑、悬艾人、贴五毒符,人们会在手腕上系“百索”五彩丝线,在小儿额前用雄黄酒书“王”字,佩戴香袋香囊,焚艾草、白芷、苍术等香药。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用丝线缠成,将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都要佩戴编织香囊以示敬意。《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

  香囊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前。《黄帝内径》的作者歧伯曾携带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熏蒸法”。屈原《离骚》有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戴之意。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用来祈福辟邪,并成为一种饰物,象征吉祥美好。

  我国古俗佩戴香包、香袋、香囊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时便有之。《礼记。内则》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维,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即指香袋。今天能见到最早的香袋为西汉时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只绢质织绣香囊,香囊内装有花椒、茅香、辛夷等。从同基出土竹简知汉代称香袋为熏囊。端午节香囊中所用的香药有特殊的意义和配方。

  而在端午节制作香囊,对现代人来说更有实用价值。五月正值“恶月”,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五毒月挂上一个自己配置的五色香囊,内填香料及中草药,给自己或是赠家人。佩腰间、置床侧,睹物思人,情相随,爱相伴。是无限柔情,是深深的爱意。

  门挂菖蒲

  “门挂菖蒲,刻好的桃符悬于门上,剪出纸葫芦贴于门阑,挂上镜子,燃艾熏烟,挂蒲草艾叶于门上,驱毒祈福,避邪祛灾。”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插艾草和蒲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而蒲草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蒲草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伟大智慧。

  民谣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人们爱把菖蒲、艾叶悬插在门上,以驱魔辟邪。故端午节又称“菖节”、“蒲节”。此习俗的沿袭在民间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哩。

  相传唐末黄巢带起义军进入闽粤赣地区,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相继赶路,进行第二次南迁。恰逢端午黄巢率军路遇一妇人,看她背一个十多岁孩子却手牵一个三四岁小孩,黄巢则问其缘由。“听说黄巢军队将至,此孩童为大伯之子,其父母在战乱中身亡,现恐被他人抓去,所以背着,年幼者为我儿。”妇人说。黄巢被妇人之举感动,于是告知妇人,“大嫂,我乃黄巢,我们不杀穷人和好人。你落户时在门前挂上黄葛藤,即可避祸。”妇人到石壁村便将挂黄葛藤的事告诉客家乡民,于是家家户户门前挂上黄葛藤,保住了整村人性命。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难民也挂上黄葛藤幸免于祸。于是,客家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均在门前挂上黄葛藤祈求一切平安、顺利,驱灾辟邪。

  其实,传说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好人平安无事的美好愿望,更重要的是挂菖蒲、插艾叶有解瘟禳毒的意义,具有医药保健的科学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