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m3vdfag.html

《奠基人类文明的中国原创·上篇》文字系统使人类发生质变式飞跃16

----继续列举一些中国前人应用头脑工具(文字系统)形成的一些知识成果:

军事、兵书: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山东博物馆藏。

图16-1《孙子兵法》节选杨晓君摄

法律:

图16-2记录有《汤刑》内容的甲骨片

商朝的法律都是以"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其主要法典是《汤刑》,另外《甘誓》、《盘庚》、《伊训》等也都是商朝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

图16-3

亻朕匜,腹底和盖铸有铭文,共计字,记载了西周晚期判处的一起案例。被史学界称为中国"青铜法典"的青铜器重器。

睡虎地秦简中有《秦律十八种》,其中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

度量衡:度量衡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禹治水时期以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某种动作命名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有信物为证的,是出土于大地湾遗址(距今年—年)的一组陶质量具,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量器。我国古代的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文字符号系统,是无法发明出度量衡的。而没有度量衡概念和用具却号称"文明"的人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图16-4

1、大地湾遗址(距今年—年)的一组陶质量具。2、统一度量衡。度、量、衡指三个物理量:长度、容量和重量。3、秦代商鞅方升。上面刻有大量说明文字。

社会运行管理规范指导(部分):

各朝各代的官方典籍常常包含以下项目----

有专门的《地理志》,记载行政区划、农田和人口数据。

有专门的《天文志》、《历志》,依据二十四节气,种好庄稼,掌握农时,。

有专门的《河渠志》,记载防汛抗旱、改善交通的努力。

有专门的《礼乐志》,记载礼乐制度。

有专门的《律志》,记载度量衡制度。

有专门的《百官志》,记载各级各部门官吏的编制、职责、待遇,建立完善的中央和地方治理系统。

有专门的《选举志》,记载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

有专门的《刑志》,记载刑律的修订与应用。

有专门的《兵志》,记载军事制度。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不被侵略。

有专门的《艺文志》,记载文献目录。保证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

…………据《迷信西方伪史的人,该不该算作知识分子?》作者生民无疆

路甬祥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包括: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古代金属冶练和加工工程技术、古代井盐及油气钻采工程技术、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古代防洪工程技术、古代印刷工程技术、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这些都是古代通向今日社会所必须的工程技术。

所列举的上述一些零星成果已经足够表明,中国古人最晚在两三千年前已构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也可以说世界各地的现代社会形式是中国古代社会形式的应用或者延续。

--------------------------------

回到题目。像火药这种千年一遇、使人类掌握了快速释放巨大能量、威力巨大、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一方面被当做了不起的世界级成就,另一方面,在很长时间里却成为表示中国古人愚钝的呆料广为流传,说中国人只知道用爆竹敬神、过节放鞭炮玩耍,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鲁迅"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这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不必苛求。可以看出,该文使用的有些材料明显是西洋捏造出来美化自己、丑化贬损所谓野蛮落后地区的。今天更多人知道了,它们指称的所谓"东方"野蛮落后地区,就算历史上存在过一些"野蛮"事实和行为,与西洋欧陆近现代对世界的屠戮掠夺过程中的残暴灭绝手段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本人认为,火药的发明过程生动体现文字系统对于知识记载、传承、传播、积累的强大功能,显示了其作为头脑工具的巨大作用。由于文字系统的出现和存在,中国先人们的实践和意识活动的有效收获,从个别短暂人生的个人的发现思考,无限地扩大转变为中国人集体/群体的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知识发现、积累和增长行为。中华民族率先的在人类进化中获得了无限容量的储存外脑,还发明建立了方便查阅检索的方式方法,包括分类思想和方法,前人的知识经验得以活化和利用,并在这过程中继续得到积累与发展。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他称赞了分类方法的伟大。这是发生在数千年后的十九世纪远西的事情。

据了解,《范子计然》记载,春秋时代(距今约两千五百年)中国就已经有火药用于民间民生应用,传"硝石出陇道"。注意,是药。

图16-5

火药的发明发展历程悠久而漫长。直到宋朝才科学地记录在典籍之上。北宋康定元年(年),曾公亮(一年)接受了宋仁宗赵祯的旨意,带领丁度等人着手编撰《武经总要》。

写到火药这一卷时,曾公亮等人涉猎了不少古籍,难以解答"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火药"。他们讨论后认为,火药的发现要首推那些炼丹士的试验。炼丹士们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仔细地研究和炼制备式各样的物质。如木炭、硫黄,都是容易着火。炼丹士们控制硫黄,常常再掺入别的物质来控制硫黄的燃烧,这种物质有时采用硝石。硝石引人硫黄的燃烧过程之中,是火药被发现的关键性的一步。众多的炼丹士采用不同比例的硫黄与硝石搭配烧炼,这中间可能产生过爆炸。因为,西汉时为淮南王炼丹的八个方士,在将硝石与三黄(硫黄、雄黄、雌黄)共炼时,不用火而用水。这明显表明,刘安手下的这几个方士是有过硝石与硫黄搭配而引起爆炸经验的,由此可以猜测淮南王刘安已经掌握了火药的秘密。炼丹的方士称"火药",也确实是将它当成"药"来用的。古代医书记载:火药能治疮癖、杀虫、辟湿气和瘟疫。

曾公亮在唐代的一本书《真元妙道要略》中查找到关于火药能引起"祸事"的记载。书中清楚地写着,将硫黄、硝石和蜜(烧后成为炭)三样合在一起燃烧,就会燃起很高的火焰而烧伤人和房屋,引起爆炸。这段文字已经说明了火药的成分:一硝、二硫、三木炭。

曾公亮等人还发现,火药发明之后,首先是用于娱乐之中。三国时代巧思绝世的马钧,用纸包裹火药,做成爆竹……然而,火药在军事上的运用,才是曾公亮、丁度等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