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识中国传统节日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321/4358301.html ▼今日常识 1.下列诗句按其描写的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A。 解析: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重阳节的传统。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曈曈指的是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桃指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③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这首诗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唐代诗人皮日休,描写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写的是元宵节赏灯的景象。故本题答案为A。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年画和拜年等。 相关古诗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明叶颙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 相关古诗文: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 寒食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该节日原为纪念介子推而设。 相关古诗文: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唐宋之问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卢象 清明 阳历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相关古诗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唐白居易 端午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相关古诗文: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宋梅尧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明贝琼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明边贡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 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李静山 乞巧 称少女节或七夕。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古诗文: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五代杨璞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林杰 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相关古诗文: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唐卢拱 中秋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相关古诗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定为老人节。 相关古诗文: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唐王勃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唐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唐崔国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宋李清照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干净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相关古诗文: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唐史青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宋苏轼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不详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常识 不错过每日常识 记得把超哥星标 联系超格 官方微博 超格教育超格事考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8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头条不知道涪陵两大特产和l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