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

仲夏的开端

盛夏的起始

夏季最富有文化气息的

中国传统节日

有别于其他节日里的“节日快乐”

今天

我们互道一声“端午安康”

端午—是什么?

端午节由来

花园知识库: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世,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

粽籺(zònghé),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南北口味不同,传播甚远。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成虎形或绣成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端午—玩什么?

花园知识库

存在的意义

是唤醒我们对端午节的认识

开启脑洞创意无限

将宝贝们

带到一个叫做游戏乐园的地方

在那里

他们自由、快乐、恣意

而我们只需要

用心记录语言

用镜头捕捉画面

节日的仪式感

在每一个宝贝心中

都是不同的样子

或许这才是文化的丰富性

当端午邂逅芒种

节日碰撞节气

共同期待

花园里的游戏盛宴

……

祝大家

端午安康

插播一条重要信息

为了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健康防疫,也同为铸就我区安全防疫屏障,没有接种疫苗的各位朋友请您勇敢“战疫”,抓紧时间进行疫苗接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