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农村,过端午并没有什么多热闹,每年都重复着,但是老辈人都很认真对待,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情。对于小孩子,高兴的莫过于可以耍一天,可以戴香包、香猴子。跟伙伴们比谁的香包大、谁的好看。我小时候在农村,端午的前几天,父母就会买回香料、雄黄备用。端午节当天早晨,父亲很早就出去了,去寻找艾草(我们说的成艾)和菖蒲,一般都是找最高的,象征吉祥。然后扎好,放在堂屋门和厨房门两边。同时还要挖一根大大的菖蒲根,泡在水缸里,把水缸装满水,有时候在水井里也会放上菖蒲叶,我记得父亲无挑水的时候,会把一根菖蒲叶打个结,放进水井里,说是敬水井。吃过早饭,母亲就拿出缝好的香包给我们戴上,一般都是挂在纽扣上,香包也是当天缝制的。有的伙伴会挂着香猴子出来炫耀,但是香猴子费料,所以母亲一般都不给我做。临近中午,就开始做雄黄酒了,买回的雄黄兑上白酒,在每个人身上撒一点,小孩子额头上要点一下,然后围着房子,用刷把蘸着雄黄酒撒一圈,说是避蛇鼠虫蚁的。还要准备一些独蒜,几条小鲫鱼,一片肉,用一根麻绳穿起来,放进雄黄酒里泡着,过几天提出来挂在阴凉处。这些东西我小时候没少用,胳膊腿上长个小疮啥的,大人就掐一点雄黄蒜或者雄黄肉来涂抹,如果是身上发一片一片的疹子,就用雄黄麻绳点着了烧。听说越是年深久的越好,在我的记忆里,效果还是有些的。现在端午节都买粽子吃,那时候农村才没那个功夫包粽子,多数人家还是吃饭,但是鱼和肉还是有的,尽管不多,因为必须要做雄黄鱼和雄黄肉。有的人家会做一种叫“马脚杆”的食物,其实就是粽子的另外一个长相,做出来有差不多一斤一个。我外婆做过一次,味道很好,我是吃不完一个整的。中午饭吃过后,小孩子就要跟着大人上山找草药了,传说端午这天百草都是药,什么鱼腥草、芦茅敢、艾草、麻柳叶、这样藤那样草的,装满一背篼,背回来煎一大锅水,每个人都洗澡。其实我至今说不出为啥要煎水洗澡,这是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习俗。小时候我没见过划龙舟,只是端午那天,几个小伙伴会找一种船型叶子,去田里划,就是划龙船了。直到前年南溪举行龙舟大赛,我才真正见识了划龙舟。现在生活在城市,什么都可以买。端午节,却少了那种神圣和味道。我们记忆里的端午节,何时才能再回来。。。。。

点击阅读原文,爆料发红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