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节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的知识全
#龙舟破浪粽情山海# 文|早教妈妈育儿优选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心怀壮志。他一心希望能够辅佐楚王,使楚国变得更加强盛。他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然而,他的理想和主张却遭到了贵族的排挤和诽谤,最终被楚王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仍然心系国家和人民,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国破家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绝望,投汨罗江自尽。 楚国的百姓们听闻屈原投江的噩耗后,悲痛万分。他们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还向江中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传统——赛龙舟和吃粽子。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首先便是赛龙舟。这是端午节最为激动人心的活动之一。一艘艘精心装饰的龙舟在江面上飞驰竞渡,船头彩旗飘扬,鼓手奋力击鼓,划船手们齐心协力、整齐划一地划动船桨,场面热烈壮观。赛龙舟不仅展现了人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勇气,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包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习俗。人们选用糯米、红枣、火腿、蛋黄等各种食材,包裹在清香的粽叶中,制成美味的粽子。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分享粽子的时刻,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氛围。 挂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人们将菖蒲和艾草悬挂在门口或窗户上,据说可以驱邪避瘟、保护家人平安健康。菖蒲的香气和艾草的特殊气味,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气息。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特色习俗。小巧玲珑的香囊,绣上精美的图案,里面装有香草、中药等,佩戴在身上,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能驱虫辟邪,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祝愿。 喝雄黄酒同样流传广泛。雄黄酒有消毒、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饮用雄黄酒,寓意着驱邪除病,保佑平安。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在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线、画额等习俗,都蕴含着长辈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和祝福。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传承至今,它们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这些习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那么端午之际,有哪些亲子活动适合我们和孩子玩起来呢? 今天 早教妈妈育儿优选给大家推荐8款,好玩又有意义亲子活动。1.一起包粽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食材,学习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让孩子体验动手的乐趣,同时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 2.制作香囊:准备布料、香草等材料,和孩子一起动手缝制香囊,培养孩子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 3.绘制彩蛋:用煮熟的鸡蛋或鸭蛋,让孩子发挥想象绘制各种图案,增加节日氛围。 4.编织五彩绳:和孩子一起编织五彩绳,并给彼此戴上,寓意着祝福和平安。 5.讲端午节故事:给孩子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屈原的故事等,增进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6.赛龙舟模型制作:利用一些材料一起制作简单的赛龙舟模型,然后进行“比赛”。 7.端午知识竞赛:设置一些关于端午节的问题,进行亲子知识问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8.户外采艾草菖蒲:可以带着孩子到郊外寻找艾草和菖蒲,让孩子亲近自然,认识这些植物。 9.画端午主题画:让孩子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端午节场景。 10.亲子龙舟竞渡游戏:在公园或开阔场地,用一些简单道具模拟龙舟竞渡,感受竞赛的快乐。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有很多小常识需要孩子们了解。 除了这些关于端午节的小常识,孩子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端午的古诗词。 孩子了解端午节知识意义重大。这能让他们知晓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了解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可培养动手能力与团队精神。知晓屈原故事,能感悟爱国情怀,懂得责任与担当,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宝贵财富。 所以希望所有的家长们可以将这篇文章中的内容,教会给我们的宝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12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冷知识这些超乎你想象的端午节冷知识,
- 下一篇文章: 这4种中药尽量不长期服用,是你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