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管家栏目组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品质生活尽在好管家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民间古老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余下类推,所以称五月为午月,古文“五”与“午”义通,端午又称“端五”。又因两五相重,故称“重五”或“重午”。古人将午时当作阳辰,因此时阳气始盛,故又称“端阳”。 端午得名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对于端午节包粽子祭吊屈原的最早记载。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习/俗 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佩/香/囊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悬/艾/叶/菖/蒲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饮/食/养/生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而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够健脾开胃、祛除燥热,所以这些饮食习俗是很有养生道理的。 制/作/粽/子 很多朋友觉得包粽子难,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很好制作,还能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调配,不管咸粽还是甜粽。咸蛋黄肉粽 咸蛋黄肉粽可以说是咸口的经典,咸香软糯,肉味浓郁。 食材:腌肉:五花肉1斤、酱油5克、老抽15克、盐6克、糖6克、料酒6克、鸡精2克、糯米2斤糯米加料:老抽30克、酱油10克、盐10克、糖10克、鸡精3克其他准备:咸鸭蛋10个、粽叶、粽绳。做法:1、五花肉切片,这样更入味,洗净沥干水分,加入A材料,搅拌均匀,腌制过夜。2、糯米淘好,放入B材料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3、粽叶开水煮一下捞出,放冷水里;新鲜鸭蛋敲出蛋黄。4、3片粽叶叠在一起,形成漏斗形状,里面短,外面长,角一定要叠好。5、放一些米,再放肉和蛋黄。6、再加米压实,将上方的粽叶折过来封口,用手把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剩余的粽叶折起来。7、最后用绳子包起来,每一圈都要紧。一开始折不好很正常,不过外观不重要,只要压紧不散就行。8、包好的粽子可蒸可水煮,吃一口就停不下来。纯素咸粽 如果你是不爱吃肉的咸口爱好者,那这个粽子一定是首选。 食材:糯米克、花生适量、猴头菇(可不放)适量、干香菇适量、莲子适量、豌豆(或去皮绿豆)适量、桂皮1块、八角2个、酱油适量、素蚝油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 1、八角、桂皮加清水煮沸后晾凉,加少许酱油搅匀。糯米、花生洗净后放入八角水中浸泡两小时捞出,翻入碗里后再加少许盐生抽麻油拌匀。香菇、猴头菇(生猴头菇要提前一晚泡发)、去皮绿豆或豌豆、莲子泡发,全沥干装入碗里。 2、锅烧热,不放油,干煸香菇,再放油翻炒,加入盐、酱油、素蚝油、红糖翻炒出锅。 3、锅中放油加调味料分别炒猴头菇、猴头菇、莲子豌豆,再装入容器。所有食材炒过后会更香,也可加入板栗、豆干等自己喜欢的食材。 4、粽叶打圈,先放一勺糯米,再依次放入炒好的食材,再放一勺糯米,包紧。放入高压锅煮半小时再焖两小时就完成了。 八宝甜粽 对于喜欢甜粽的人,可以选择这个八宝甜粽,料多又甜蜜。食材:圆糯米1斤、黑糯米克、馅料克(红豆、芸豆、腰豆、花生、莲子、薏仁等你喜欢的豆类)、红枣15颗、桂圆干适量、白糖克、粽绳15根、粽叶30片。做法:1、所有米类、豆类、红枣都需要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莲子、红枣各自单独浸泡,桂圆干、葡萄干等用少许白酒浸泡。粽叶、棕绳开水浸泡1小时,清洗干净备用。2、泡好的豆类(莲子除外)开火煮熟,不开裂的状态最好。3、把煮豆子的汤倒出去,加白糖继续小火煮10分钟左右,关火备用。4、莲子去心同上面步骤单独煮。因为莲子几乎开锅就熟,若和其他豆一起煮会煮过头。5、泡好的两种糯米滤水,加入蜜豆(不要加糖汁),拌匀。糖莲子、红枣、桂圆干不要和糯米拌在一起。6、将两片粽叶一边对折卷成筒状,底部放一个糖莲子,然后一层米豆一层桂圆干、莲子,再一层米豆、红枣莲子,最后一层米豆把红枣盖住,将上面的粽叶折下封口,拦腰捆扎绑紧,用剪刀修剪多余的叶柄即可。7、粽子在锅里的摆放很有讲究,一定要相互挤住,不可以有太多空隙,否则粽子很容易开裂露馅儿。8、挤紧后加清水没过粽子顶部,开大火煮沸后转最小火煮4小时,高压锅煮40分钟即可。粽子虽好吃但也要控制总量,毕竟是糯米类的东西,饱腹感相当惊人。 泡糯米小妙招 1、水位超过糯米 糯米在用清水泡制的时候,水量要足,水位一定要没过糯米,最好的比例是:水和米的比例为一比二。 2、勤换水 如果泡的时间长,需要勤换水,大约每天要更换清水2到3次为宜,浸泡的时间不要超过2天。 Dragon Boat Festival 好管家栏目组 祝大家 端午节安康! 编辑:佳薇审核:王杨您想吃什么样的美食您想学什么样的美食您发现身边有什么样的美食您自制创新的料理您发现了方便省时的厨房用具都可以给我们留言-精彩合集-好管家·美食每刻面面俱到东科教授谈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9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喜报定了,我院冯健清成为第四批太仓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