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端午习俗——喝雄黄酒、系五彩绳

端午已至,你是否还记得,儿时手捧粽子时,喜悦溢于言表;流年暗换,仿佛一阵悠悠艾草香惊扰了旧梦,鼻尖仍寻觅的是那一抹淡淡粽香;一片碧绿、一缕清香、一根草绳,包裹了传承千年的味道,寄托了缠绵不断的情感。喝雄黄酒,是为了将平安祈求,系五彩绳,是保护孩童的一大象征,历经千年,端午佳节的习俗,依旧是中华儿女心底的那一片柔软。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端午节时最传统的两个习俗便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而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着很多很多的习俗,比如挂艾草、喝雄黄酒以及系五彩绳等等,而且不同的习俗还有着不同的代表意义,相信在你读了这些习俗的来历以及意义之后,不仅会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产生新的认识,而且也会对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产生不一样的看法,也会更加了解端午佳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除赛龙舟吃粽子之外,端午节时喝雄黄酒以及系五彩绳的习俗吧!

相信很多读者的童年是在《新白娘子传奇》的陪伴之下度过的吧!那个救苦救难的白娘子,那个法力无边、美貌无比的白娘子,都成了很多小伙伴心中不可取代的神话传说的代表人物,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端午节的时候,许仙给白娘子喝了一碗雄黄酒,便出现了白娘子闷热无比的画面。没错,喝雄黄酒便是我国端午节时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雄黄酒就是用雄黄研制成的粉末泡制出来的酒。说到喝雄黄酒的来历,小编在这里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了,相传在屈原投江身亡之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水中的动物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往江里投入一些粽子和咸蛋等等,而在这个时候,一位老郎中拿了一坛雄黄酒,将酒倒入江中,并告知大家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将水里的蛟龙给药晕,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保住屈原的尸体。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水中真的浮出了一条蛟龙的尸体,大家将蛟龙捞上岸,剥皮抽筋,将龙筋缠在小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腕上,然后再用雄黄抹在蛟龙的七窍之处,这样便可以保护孩子们的平安免遭蛟虫之害。慢慢的也就演变成了端午时大人都要饮一点雄黄酒,而给孩子们用雄黄在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以驱邪避恶并祈求平安的习俗。

不知道各位读者们有没有过在端午节这一天被大人系上五彩绳的经历呢?没错,系五彩绳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端午节这一天,往往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大人便会在孩子的手腕或者脚腕上系上五彩绳,以祈求孩子可以平安顺遂免遭害虫的侵扰。系五彩绳主要兴起于汉代,至今仍然经久不衰。相传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们把五彩绳也称作是五彩龙,把端午节也称为是小儿节,而五月大家读起来的谐音便像是毒月,所以在有毒的一个月里给小孩子寄五彩绳,便是有保护儿童以及驱邪之意,久而久之给小孩子寄五彩绳便是端午节时期的一个重要习俗了。

而五彩绳当中的五个颜色也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有所讲究,一般主要是采用青白黄黑红五个颜色,这五个颜色代表的是阴阳五行学说当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就是蕴含着来自五方的神力,可以驱除邪魔妖祟,保护孩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当然了,戴五彩绳也不是随便戴的,主要是讲究男左女右,而且大人在给小孩子带五彩绳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天未亮的时候,而且孩子不能开口说话,否则便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当然了,关于五彩绳什么时候丢掉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会选择端午之后的第一个雨天,将五彩绳解下丢到水中,随水飘走,也意味着邪魔妖祟等不好的事情随水而去。

端午节,传承的是一种情怀、气吞山河,悲壮凄美,端午节,沉淀的是一种精神,历久弥新,厚重坚固。沿袭端午习俗,是中华人民不忘初心的一大象征之处,喝雄黄酒,我们便想起那个传说历史悠久,系五彩绳,祈求孩童免遭邪魔妖祟觊觎。或许带有些许迷信色彩,但那是中华大地上生存千年的人民的共同情怀。祝您端午愉快,端午安康,幸福常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1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