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叹时光去如烟,不觉端午到眼前。竹叶包粽糯米粘,竹叶青青似诗篇。

最近去逛超市,发现超市橱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这是又要到端午节了。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等。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载:它是用来纪念春秋时期投身汨罗江的爱国志士屈原。经久流传后,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它是我国法定节假日之一,并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快到了,爱吃粽子的人们又蠢蠢欲动。可如今上班族们忙忙碌碌,无暇自己动手包粽子。而且市面上粽子品种够多了,已经大大满足了大家吃粽子的需要。但是,选购粽子和吃粽子也是有讲究的,不适宜吃粽子的人要当心咯。

莫让“绿衣”粽子蒙蔽眼球

在市场上挑选粽子时要谨慎,像一些呈现翠绿色的粽子,很可能是“返青粽”。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外观色泽鲜绿,在浸泡粽叶时加入了某些化学制剂,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鉴别“返青粽”要一看二煮三闻。通常原色粽叶的颜色发暗发黄,“返青粽叶”则呈均匀的青绿色,而且表面鲜亮;原色粽叶水煮后,会呈现淡黄色,而“返青粽叶”的粽子加热后,煮出的水会呈淡绿色;另外“返青粽叶”没有原色粽叶所具有的清香味。

不宜吃粽子的“三类人”

1.胃肠道病患者

这类人最好不要吃粽子。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2.老人和儿童

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最好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枣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粽子含糖量较高,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血糖不稳定的人也需要少吃糯米食品。大米饭的血糖指数是56,而糯米饭的血糖指数是87,远高于米饭,这意味着吃糯米比吃大米更易导致血糖升高。

上述几类不宜吃粽子的人群,应该不吃或者少吃粽子;平常人一次也不宜吃太多的粽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1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