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周前,也许更早,我家这边的地铁口突然出现了一个摆地摊的中年男人。男人卖彩色绳索做的各类东西,还有香包。

我每次下班路过时总是看见他在道路中央静静地坐着,人流从他的两侧走过,也不见他吆喝。

少有人停下来,只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八九岁大的男孩在他的摊前买了一大串彩色绳索。我留心听了价格,也许是十块,也许是二十。

不知是这做母亲的为孩子买的,还是孩子缠着母亲买的?

我有些好奇,也想起了小时候。

给孩子系五色缕和香包是我的老家那边过端午最重要的习俗。

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就有年轻的妇人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叫卖,五色缕和香包挂在她的车龙头或后座上,远远望去非常显眼。一听到她的叫卖声,我总是最先跑到门口循着声音望去,等她到了门口就呼唤母亲来买。

那时候家里穷,母亲很少为我们买香包,五色缕很便宜,母亲总会多买些给我们做香包用。

到了五月五当天,一大清早,我就让母亲为我系上。母亲拿出五色缕,折成双股,在我的脖子、手脖子、脚脖子处统统系上。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粽子是前一天晚上煮好的,还一起煮了鸡蛋。我快快地吃完粽子和鸡蛋,找出一张薄的硬纸板,也许是牙膏盒,也许是一张废纸板,带着剩下的五色缕去找同村的伙伴一起做香包。没有香料,只是单纯的一个五色缕做的三角包,但我们各个都爱做,做好了就挂在蚊帐的钩子上,每天起床总是最先看到它。

端午节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不是吃粽子和做香包,也不是系五色缕,而是母亲给我讲的一个传说。

不知为什么,我老家的端午节与七夕扯上了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说,五月五系的五色缕到六月六一定要剪下来,好让喜鹊叼了去搭鹊桥。到了七月七,牛郎织女就能在鹊桥上相会。

多么浪漫啊,小小的我也听过无数次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一直相信这是真实的,因此不到六月六我绝不会剪下五色缕。有时候还会因不小心掉了五色缕而伤心呢,生怕自己的粗心大意影响牛郎织女的一年一会。

到了六月六这天,母亲会帮我剪下五色缕,我把它们扔在屋后或是屋顶上,之后的好些天,总会去瞧瞧它们还在不在。找不着它们了,就猜测着喜鹊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来过了。这时候总会非常开心。哎呀,现在想想,大概是被风吹走了吧。

也许有这层缘故在吧,这几天看到有人卖五色缕莫名觉得亲切而又开心,没想到在北京这个偌大的城市里还会见到小时候的东西,虽然那五色缕与我小时候所见完全不同。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也不知道系五色缕是为了驱邪避毒。于我们孩子而言什么都是好玩的,意义倒显得完全不重要了。如今一说起端午,屈原呀、粽子呀,艾草、菖蒲什么的总是绕不开,可我听来一点感觉也没有,能勾起我回忆的只有五色缕,而相比起屈原的故事,我也更爱我老家那与七夕鹊桥会有关的传说。

而它,也的确更加动人。我爱这个传说。

后记:

端午节的来源很多,在此我梳理了三大来源及其相应的习俗,供大家一览。

来源一:纪念屈原

这个故事我们太熟悉了,就不讲了。它的习俗主要有两个:吃粽子和赛龙舟。

闻一多曾考究过赛龙舟的习俗,据说和我国古代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有关。

来源二:恶月恶日说

古时候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在这个月里做什么事都不吉利,需要驱邪避毒,于是产生了各种习俗。这些习俗非常多,至今好多地方都还在用。

主要习俗有:挂菖蒲和艾草、系五色缕和香包、喝雄黄酒、给孩子穿五毒背心、吃五毒饼、用雄黄酒给孩子画额、用艾草或菖蒲泡水洗澡、用艾草或菖蒲泡酒喝……只要是跟驱邪避毒有关的习俗都来源于它。

来源三:夏商周时代过夏至的习俗

这大概是最早的来源了。那时候人们过夏至节,也叫夏节,是最重大的节日。后来有人把端午节叫夏节,所以也有端午节来源于它的说法,但没有明确的习俗流传下来。仅当了解一下。

往期文章推荐:

梅子茶泡饭:道是寻常

叶芝的诗:最后连月亮也都已消失,我们前前后后地跳去,追赶着一个个气泡

我们在这里持续记录、分享与生活相关的一切:

书、艺术、自然、八卦……

喜欢我们

请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