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知多少只知道吃粽子的我out了
又到端午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的味道 妈妈的粽子 艾草的清香 漂亮的五彩绳 …… 端午节前夕,定州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端午味”。 记者走访各大超市了解到,南北风味的各色粽子早已摆到前台,并成为热销商品。与粽子相比,戴五彩绳、抽荷包、挂艾草等习俗明显淡了。 粽子跻身端午经济,手包粽子仍有市场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使“粽子”成为端午经济的一大热点。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在大型超市出口处或显眼位置,均设有端午节粽子展销区,各类包装精美的粽子堆得像小山一样。粽子的品种更是多得惊人,除了豆沙、蜜枣等传统口味之外,还有肉粽、八宝粽和竹筒水果棕等不同口味。此外,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包装精美的礼盒装粽子。 其中,肉粽、蜜枣、水果棕等口味的粽子,年青人比较喜爱。而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则更热衷于自己动手包粽子。家住通达小区的王素英今年60岁,她说,她早就备好了粽叶、江米和大枣,就等着端午节时包粽子了。“一年就这一个端午节,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家长里短,念叨念叨端午节的来历,家人也能增进感情。” 艾草由采变买,荷包、五彩绳难觅踪迹 端午习俗多,除了吃粽子,还有插艾草、吃鸡蛋、戴五彩绳、抽荷包等等。不过,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插艾草了。而五彩绳、荷包这样的商品市面上更是难觅踪迹。 6月13日上午9点,记者在宝塔便民市场看到,杨家庄乡小陈村50多岁的蔡大民正在摆摊卖艾草。为了卖艾草,蔡大民早上3点多钟就起床了。他说:“采艾草有讲究,得在太阳出来之前采,艾草上得有露水。” 记者看到,他车上的艾草只剩下几束。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卖艾草的第四年,卖完所有艾草束,他能有一两百的收入。“按照当地习俗,插艾草可以僻邪驱瘴,农历五月初一之后,就可以插艾草。”蔡大民说,“家里老人有讲究的,会等到五月初五,将现采的艾草摆放在门两边,或者挂在门上,等到晒干之后再收起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去采艾草了。” 一位购买艾草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工作都忙,哪有时间大早上去地里找艾草,从市场上买把艾草也花不了几个钱,回家挂到门上就行了。 对于五彩绳、荷包这些商品,不仅在各大商超难觅踪迹,就连一些小摊贩上也已经很少找到了。今年57岁的石兰告诉记者,五彩绳、荷包也只在她小时候的记忆里出现过,长大后,每年过端午,除了包粽子的习俗还在坚持,其余的习俗基本已经忽略了。 红火端午经济,难掩传统文化的流失 粽子热卖,让端午节的经济市场显得红红火火,但却难掩传统文化的流失。据悉,古文中“端”是正的意思,“午”同“五”,“五”、“九”在《易经》的数字序列里都代表尊贵的位置,可见端午节地位非常高。而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端午就是休息的日子,节日气氛淡了很多。 张娜今年31岁,是一名公务员,她说,现在她唯一期待的就是,过端午节时,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在我的记忆里根本没有戴五彩绳和抽荷包的印象。”张娜说,“小时候因为端午有粽子吃而高兴,现在一年四季随时都能买到粽子,所以小时候快要过节的兴奋劲儿现在基本没有了。” 作为中国法定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看看还有哪些习俗吧! 1、吃粽子当然是必须的,吃吃吃起来…… 2、赛龙舟 南方城市,至今延续着赛龙舟的习俗,每年都如火如荼,场面十分壮观! 3、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饮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5、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精美的香囊、留香的艾草、甜美的粽子、飞渡的龙舟……端午节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传统文化厚重的积淀和传承。 每个人 对于端午 都有不同的记忆 不同的情愫 不同的怀念…… 如果你想诉说你的感受 请留言 讲出你的端午故事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2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贸市场草药热卖端午洗药水澡,这些细节
- 下一篇文章: 小荷收藏吧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